50+, , 肩關節囊擴張術, 五十肩

沾黏性關節囊炎、肩周炎、冰凍肩原來都是在講「五十肩」!

沾黏性關節囊炎、肩周炎、冰凍肩原來都是在講「五十肩」!

「冰凍肩」、「肩周炎」、「五十肩」,這麼多的名稱都是在講「沾黏性關節囊炎」(adhesive capsulitis),名字多得常會令人頭昏眼花。

五十肩說來奇妙,外觀看起來沒怎樣,但不知怎的手開始痛了起來、舉不高,甚至夜間還會被肩痛叫醒,這個肩痛又長又久,還以為終生都會這樣痛下去,痛苦難當;然而,很久後的某一天,又發現肩膀好像沒這麼卡、也沒這麼痛了,但好像再也扣不了內衣了。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真的好奇怪!?

五十肩的西醫名稱

不只是現代人覺得納悶,醫界先驅們也對這個神秘又痛苦的疾病摸不著頭緒,名字一直改來改去。

早在1896年,Duplay 就發現這個「肩周邊的關節炎」(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發現跟典型的關節炎不太一樣,好像是關節的周圍發炎,而不是在關節裡面,因此命名:

到了1934年, Codman以疾病症狀的表現,改稱這種疾病為大家熟知的「冰凍肩」(frozen shoulder),並生動的描述了肩膀好像結凍又解凍的過程,但在病理上「三難」:難以定義、難以治療、難以解釋:

時間又過了十幾年,1945年,Naviesar提出了沾黏性關節囊炎(adhesive capsulitis),描述了此疾結構上發炎及纖維化的狀況,讓醫界對於五十肩,有較為具體的想像:

「沾黏性關節囊炎」是目前西醫使用的的名詞,而台灣因為地緣與歷史的緣故,又多了中醫以症狀表現命名的「肩凝症」,以及日本以好發年齡命名的「五十肩」,並廣泛在日常中使用。

名字很多,但真正病因還搞不懂

五十肩因為名字很多的關係,感覺很像非常常見,但事實上,每一百人中只有二至五人有;而最令醫生困擾的是,他的機轉至今都未明朗,只知道是關節囊縮、沾黏在一起,所以用貼布、口服藥物等治療沒有成效,必需是拉開(鬆動術、復健運動)、撐開(擴張術)、割開(內視鏡)才能真正治療。

期許未來,科學再進展,或許五十肩又有新的命名,就代表人類更掌握這個疾病的機轉,直接預防五十肩,讓人類免於病痛!

「肩關節囊擴張術」為什麼是五十肩治療的好選擇?

 

工作區域 4@0.75x.png工作區域 6@0.75x.png

「肩關節囊擴張術」為五十肩進階自費療程,建議已接受傳統復健三個月後,未有明顯改善肩友選擇。

在〈沾黏性關節囊炎、肩周炎、冰凍肩原來都是在講「五十肩」!〉中有 1 則留言

  1. 自動引用通知: - 輝馥診所

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