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脖子, 衛教

肩膀痛不一定是五十肩,「頸椎小面關節症」的脊椎關節保養四原則!

肩膀痛不一定是五十肩,「頸椎小面關節症」的脊椎關節保養四原則!

五十肩其實是個很特殊的疾病,有具體的年齡層(40歲至60歲之間)、有特定的症狀(睡眠壓痛、角度受限及活動疼痛),比起其他肩頸問題,好診斷多了,而且也已經有「肩關節囊擴張術」可以處理,今天來跟大家聊聊很少聽見的「頸椎小面關節症」,雖然都是肩膀痛,但治療起來就沒有五十肩打擴張術這麼簡單啦!

每個人在頸椎、胸椎以及腰椎(薦椎沒有)上都有小面關節這個構造,長像雖然略有不同,但都是同一種構造,都是負責脊椎的承重與活動,會因受傷、老化病變造成骨與骨間的擦撞,而產生症狀,也會因為鄰居椎間盤的塌陷而受到牽連。

正因為小面關節就位在脊椎上,所以很容易跟「頸神經根病變」混淆,但不是神經問題,而是關節發炎喔!

小面關節,在脊椎旁邊喔!

小面關節(Facet Joints)是脊椎旁邊突起來的小骨頭(並不是椎間盤)像是火車軌道一樣排列整齊,正常情況下可以讓脊椎活動,但也跟所有關節一樣,用久了會有受損的狀況,這時就稱為「小面關節症」。

截圖 2020-08-15 下午7.17.07.png

這是支國外一間Atlantic Spine Center診所製作的影片,用3D解說得很清楚,大家可以點進去看看:

小面關節症,跟其他病症有點像又不太像

頸部小面關節症-01.png

「頸椎小面關節症」跟頸神經根壓迫一樣,會因脊椎的部位而出現對應的部位,但並不是依照皮節分佈;疼痛感為關節炎那種鈍痛,而又無法指出明確位置,不像是神經壓迫的麻痛、感覺異常。另外,小面關節症會隨著特定姿勢而加重,如在頸椎的小面關節發炎,在頭部仰、側、旋轉活動時,會比較明顯,而且有關節炎的「早上痛」的表徵。

也因為是發炎,同樣會造成「肌肉僵硬」,患者會感覺發炎周遭的肌肉緊繃,感覺怪怪的。而小面關節症也會有「痛出去」的感覺,像是在C2-3的小面關節症,會延伸到腦後,甚至到耳朵、頭頂、眼睛。但這些疼痛跟神經根壓迫、肌筋膜症候群、肌肉拉傷等症狀相似但又不同,臨床診斷相當不易,需要細心的問診及身體評估才能找問題

預防關節炎四招,保持肌力、合理使用、調整姿勢、適度放鬆

既是關節炎,保養的方式就如同膝蓋關節炎一樣,以「保持肌力」、「合理使用」、「調整姿勢」及「適度放鬆」四大原則出發:

保持肌力

肌力是維持體態最重要的關鍵,當肌力足時,身體自然會保持穩定的姿勢,而不會需要靠歪斜身體代償,造成頸部壓力負重增加,請記得,肌力是全身都有連動,最好的方式是保持固定的運動習慣,讓全身肌力相互平衡。

合理使用

在肌力支持範圍內,通常頸部肌群能夠有穩定狀態,避免過度負重也是預防的方式之一。

常見的不合理使用,像是在風景區或是拍婚紗照,會戴上過重的頭飾;安全帽不合頭鬆鬆的,又長期戴著,造成因為怕掉落,脖子要一直用力調整;或是把小孩放在肩頸上,頭及肩頸也會為了小孩而受壓,都是日常常見但不自覺造成傷害的誘因。

調整姿勢

特別需要叮嚀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姿勢調整這塊,久坐常會不自覺會把下巴往前,造成頸部壓力增加。坐站時請避免長期低頭,讓下巴保持內收,若是老是忘記,可以放一本書在頭頂,就能夠一再提醒自己,頭不要歪啦!

適度放鬆

最後,覺得緊繃時,請記得適度放鬆,下面有兩個參考的放鬆方式,各位記得多活動喔!

肩背頸伸展

把手放在後腦的部位,讓手肘盡可能的向後,直到脖子跟背略為緊繃感,停留十秒,就能有效伸展喔!

2020-08-17 下午6.13.39

頸部放鬆法

 預防勝於治療,五十肩也會造成頸部問題

身體每個部位雖有不同名稱,但都是緊密相連的。

以五十肩來說,當肩膀因沾黏、疼痛而無法高舉時,身體會自然歪協以代償肩部失去的功能,而小面關節的原因多為不當的姿勢撞擊鄰骨造成,再加上過度的拉扯讓症狀更為嚴重,久而久之,讓原本只是地方性的肩部問題,擴展到區域性的脖子也痛、背也痛,最後又發展成全國性的失眠、血壓高,必需要常常進出醫院,覺得人生好苦!

早知如此,何不早點把小小五十肩治好,就能繼續享受健康而美好的人生呢?

參考資料

許宏志(2015)。《疼痛完治:認識痛、緩解痛、遠離痛》。台北:遠流。

在〈肩膀痛不一定是五十肩,「頸椎小面關節症」的脊椎關節保養四原則!〉中有 2 則留言

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