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肩,吃藥會好嗎?
五十肩的本名是「沾黏性肩關節囊炎」,小名除了五十肩以外,還有肩周炎、冰凍肩及肩凝症,不同的地區有不一樣的名稱,但是一樣都是因為關節囊沾黏,產生的疼痛及角度受限。
臨床上,若是肩友不願開刀或是積極治療,醫師便會開立一些藥物,讓肩友在執行日常活動時,能夠不被那無止盡的疼痛所影響,減輕不適、緩解症狀,但,吃藥可以「治療好」五十肩嗎?
五十肩怎樣算治好?
要問怎樣可以治好,我們得先了解怎樣叫「治好」?我們可以先從五十肩的本名「沾黏性肩關節囊炎」了解它的本質。
1.沾粘
2.發炎
五十肩的本名其實已經把整個五十肩的病理機轉說得很清楚,在醫療上,能夠「治好」五十肩的標準是:讓關節囊不再沾黏(角度正常)以及沒有發炎(不疼痛),只有同時達到這兩個標準的,才算是真正的五十肩治療。
藥用吃的,可以治好關節囊沾黏嗎?
很遺憾,目前還沒有這種藥。
藥物吃下後會先經過胃部消化後分解成小分子,進到腸道後吸收到血管,第一站就會被送到解毒工廠-「肝臟」進行「首渡效應」(first-pass effect)去把藥效降低,而進到血管後,還要這些藥物還要精準的找到肩牓、再穿過厚厚的關節囊進到裡面,這可能要派出007才有辦法成功滲透,對藥物來說,實在太困難啦!
五十肩怎樣治最有效?
因為口服藥難以達標,臨床上治療分開沾黏的方式,無論中西醫,都蠻直覺的,都是直接處理肩膀沾黏,因為口服或是外貼布沒有辦法達到效果,多造成肝臟負擔而已。
1.自己慢慢拉開:復健
輕微的五十肩,在疼痛還可以忍受時,可以試著慢慢拉開還不是黏得很嚴重的關節囊,差不多認真做三個月就會有改善,或是初期先於復健前一小時服用止痛藥物,幫助拉伸的角度,讓關節囊分開程度更大。
2.別人外力拉開:關節鬆動術
傳統骨科及國術館常用的方式,如果自己很難下手幫自己拉,那也可以請別人幫忙拉,差別是骨科會用麻醉、進手術房,比照開刀流程觸理,而國術館則是現場進行,之後需要復健,避免沾黏回去。
3.開刀進去割開:內視鏡、開刀
關節囊沾黏跟老舊殘膠一樣,可以用刮刀刮起來,如果外力拉得效果不好,直接開刀進去,看著黏住的地方,做分離,也有相當效果,開刀之後仍需要復健,避免沾黏回去。
4.打水球-肩關節囊擴張術
若是不想開刀又怕痛,則可以選擇「肩關節囊擴張術」,用超音波導引,看清楚沾黏的部份,注入大量擴張液,讓沾黏的地方和緩分次撐開,把擴張液留在關節囊裡,所以即使治療後回家,仍會有持續性撐開的效果,若無其它合併症,目前五次療程就有相當明顯療效
五十肩並不是會致命的大病,但是確實是讓人一天都不想再忍受的麻煩病症,要忍到不痛,不知道是半年還是三年,常常是忍到手都卡住了,治療上更困難!
現在治療五十肩的方式已經日新月異,效果也非常好,與其任其擺佈,不如積極處理,人生還有好多重要的事要去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