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肩

為什麼你的五十肩不會好?三大錯誤雷區勿踩!

最近來了許多「資深」的五十肩肩友,青一色都是兩三年以上的病程史,每位肩友在做病程記錄時,都是長長的各種努力,東奔西跑的。肩友們來到我這裡,都不免納悶的問我:「不是都說五十肩『會自己好』?」

關於「五十肩會自己好」這個都市傳說,越來越多研究顯示:「沒有這一回事」。

未經治療,六成五十肩友沒有完全好

五十肩是個常聽見的肩部疾病,傳說中「五十肩會自己好」,肩友們便忍著痛,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然而,據醫學研究統計,50% 的肩友在發病後平均 7 年仍會出現肩部疼痛或僵硬,仍有 11% 的肩友肩部功能受限;另一個研究對 41 名肩友進行 5 至 10 年追蹤,發現只有 39% 的患者完全康復;在真實生活中,許多長輩家裡都有的「抓扒子」、「洗背刷」,以及都「只穿襯衫」的阿公阿嬤,都是五十肩留下「角度受限」的殘疾而不自知。

五十肩在早期之所以難處理,最主要的原因是「未正確診斷」,因為它的三大典型症狀「活動疼痛」、「角度受限」以及「夜間壓痛」,常常讓肩友與其它肩部疾病混淆,讓肩友無所是從,反而錯過治療黃金期:

1.休息不會好,只會更沾黏

五十肩是關節的問題,關節跟肌肉等軟組織病變不同,因為關節它的發炎代謝是靠「活動」排除。

過去肩友身體疼痛發生時,第一個想到的是「休息」,但當關節靜止不動,反而會造成沾黏更加嚴重、疼痛,需要透過「肩關節囊擴張術」做沾黏去除,才有辦法進展到下一步的復健運動。

2.過度運動不會好,造成肌肉血腫

另一批肩友,則是非常認真的聽偏方「甩手」、「拉單槓」、「掃地」等勤動手的活動,結果不只五十肩沒好,反而增加了肌肉拉傷跟摩擦鈣化點的疼痛,變成整隻手不動也痛、動也痛,痛苦難當。

五十肩必需透過「全關節角度伸展」讓關節囊鬆開沒錯,但常見的肩友自制運動,不僅沒有拉到關節,反而拉傷肌肉,日前幫MyGoPen查證的這篇【易誤解】自救坐骨神經痛的影片?當心症狀加劇!務必尋求專科醫師協助,裡頭也有錯誤的拉扯運動,許多五十肩友誤聽左鄰右舍的建議,也常做類似的錯誤活動,造成肌肉血腫的人還真不少!

3.忍痛不會好,疼痛是警訊

最後一項,則是最常見的肩友處置「忍」!

五十歲世代身肩家庭與社會的重擔,在「忍」這方面,真的是佼佼者;常常看到明明沾黏到連吃飯都有困難的五十肩肩友,還能撐著到「有空」再來治療,明明就是連睡覺都有困擾,卻還能靠意志力撐下去。

然而,疼痛只是警訊,警鈴一直響,會造成更大的問題

五十肩忍著痛,表示發炎情況仍在持續,一直不處理,反而會造成沾黏更加嚴重,錯過治療黃金期,就診時往往需要比早期治療多上一倍以上的努力,甚至沾黏硬化,只能去開刀了。

五十歲人生才一半,手卡住看起來不年輕啦!

有些五十肩友誤以為就算是沒有治療,但肩膀「不痛」就是好了,穿衣服或是活動什麼的,那有什麼關係?

民國初年,平均餘並不過才40歲不到,現代人至少都是82歲起跳,活到一百多歲大有人在,五十歲不過是人生中場而已,很可能小孩才剛大學畢業!

要是這個歲數開始,就只能抓癢靠工具、衣服只能穿前開扣,未免跟您年輕外表太不相稱啦!

參考資料

工作區域 4@0.75x.png工作區域 6@0.75x.png

「肩關節囊擴張術」為五十肩進階自費療程,建議已接受傳統復健三個月後,未有明顯改善肩友選擇。

在〈為什麼你的五十肩不會好?三大錯誤雷區勿踩!〉中有 1 則留言

  1. 自動引用通知: - 輝馥診所

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