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坐過來一點,我手不夠長啊!」
又逢中秋,家家戶戶都在準備自家的烤肉生鮮,三五親友,也都在群組裡盤算著地點與時間,準備在軒嵐諾大掃除過後,一起在肉香中聚聚,共同欣賞一期一會的皓月當空,只是怎麼好像坐在主烤者左手邊,肉吃得比較少?
原來,不是主烤者偏心或手短,而是他「五十肩」啦!
五十肩是什麼,常聽見又不是很確定?
五十肩本名是「沾黏性肩關節囊炎」,「關節囊」是一層包裹在肩關節外面的組織,可以想像成是中秋節買的肉品外層的固定膜;當外層是用「保鮮膜」固定時,肉品可以在裡頭自然滑動,感覺很自由自在,一如正常的肩關節,而當肉品是用「收縮膜」固定時,則怎麼推都推不動,一如同被凍結的「五十肩」。
為什麼關節囊會從「保鮮膜」變成「收縮膜」呢?目前醫界對原發型五十肩(無外傷)的成因未有定論,只知道關節囊不知怎的,就發炎、攣縮,並產生許多膠原蛋白把關節越黏越緊,因為好發在五十歲上下,所以稱為「五十肩」,雖然常常聽見,但大概每一百人只有二至五人是真正的五十肩喔!
五十肩除了舉不高,內收角度受限,連腋下都洗不到!
一般人乍聽到「五十肩」第一個想到都是「舉不高」,事實上,五十肩的角度受限,可不是只有造成上舉這個動作困難,連「內收」這個肩關節活動,都無法做到。
肩關節的「內收」動作,就是烤肉時,要分肉給大家,卻發現要夾肉給坐在慣用手另側的親友,必需要身體側轉才能夠夾食物到他的盤中,而且在夾起黏住烤盤的肉時,會感到施力時肩部前側的疼痛感。
五十肩會造成肩袖間隙增厚,影響肩關節角度
五十肩的診斷除了透過醫師身體評估診斷(肩功能線上檢測),亦可以透過影像學,直接看到「肩袖間隙」(rotator interval, RI 或rotator cuff interval, RCI)的增厚做為判斷依據。
旋轉肌袖是肩部的特殊構造,用途是用四條肌肉「棘上肌」、「棘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圓肌」將肱骨頭五花大綁的固定在肩窩之中,讓肩關節能夠大範圍、多角度的活動,也不會脫臼;而在「棘上肌」(肌肉)與「肩胛下肌」(肌肉)與「喙突」(骨頭)間,有一個小小的縫隙,稱做「肩袖間隙」。
人體的設計實在精良,這個「肩袖間隙」命名像是小空間,但實際上是盂肱關節囊的前上部,由「喙肱韌帶」加強外部,再由「盂肱上韌帶」和囊纖維組織混合在一起,牢牢固定肩關節。
造物主將層層打包的目的,是把肱骨頭壓入關節盂,讓肩關節在外展和抬高過程中,不會因為角肌收縮造成上移,同時還可以防止其外展和外旋時過度前移,造物主實在是深具巧思啊!
當關節囊發炎時,旋轉袖間隙也會一起變厚充血,讓肩關節活動卡卡不好轉,便造成手無法內收到對側的狀況發生,也就讓另一邊的人,少吃到肉啦!
p.s下面的參考資料2裡,有「肩袖間隙」的解剖及說明圖,但我擔心造成閱讀上的不適,再煩請有興趣的肩友,自行點入喔!
五十肩造成活動困難,日常生活大不便!
當五十肩發生時,可不是只有中秋烤肉分不了菜這麼簡單,三大症狀「角度受限」、「睡眠壓痛」以及「活動疼痛」,讓許多肩友產生憂鬱的問題。不說別的,光是在洗澡、穿衣等日常打理,就產生非常大的不便,不只背無法洗、褲子無法穿、內衣無法扣,連腋下都洗不到,常常讓正值壯年的肩友,感到身體心像的受損,自尊心也因而低落了,再加上睡眠被中斷,身體狀況也受到影響。
中秋佳節,賞月、吃肉的同時,也關心一下家裡的長輩,是不是關節卡卡而不自覺呢?
五十肩不治療可以嗎?三大症狀造成的殘疾及副作用,比你想像的更嚴重!
參考資料
- Mengiardi, B., Pfirrmann, C. W., Gerber, C., Hodler, J., & Zanetti, M. (2004). Frozen shoulder: MR arthrographic findings. Radiology, 233(2), 486-492.
- Petchprapa, C. N., Beltran, L. S., Jazrawi, L. M., Kwon, Y. W., Babb, J. S., & Recht, M. P. (2010). The rotator interval: a review of anatomy, function, and normal and abnormal MRI appearance. 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 195(3), 56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