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完年,許多原本就肩頸酸痛的肩友,反而越放假越痛,以前休息就會好,怎麼年假休了一整週,反而更痛了!
肩頸酸痛的病患,常常會在復健科門診反覆回診,痛到不行來拿止痛藥或貼布,過了一兩個月又會再回來,反反覆覆,苦惱的問我:「怎麼都沒辦法根除?」
第一步:確立診斷
「對症下藥」是治療有效的核心要因,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把握治療黃金期,讓小病不變成大病,治療效果最好。
然而,現代人的「酸痛」已經是人人有份的疾病,光看酸痛藥布賣得這麼好,就知道這問題在國內非常普及。但也是因為太過於普及,反而忘記疼痛始終是「警訊」,貼藥布只是「關掉」,但不是「修好」,像是五十肩肩友,常常會拖到合併滑囊水腫、肌腱拉傷才來就診,棘手不少。
若是身體有小病痛,請至附近由專科醫師確立診斷,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第二步:有耐心完成療程
過年時期,往往是肩友信心最薄弱的時刻。
五十肩因為疾病特性,需要五次擴張術治療為一療程才能達到最好的關節囊效果,但這種安設計好的「套餐」式的治療方式,跟當前健保下「單點」的型態大不同。
許多習慣A醫師看完、換看B醫生,兩天後再去看C醫生的的親友,便會對做擴張術療程產生懷疑,甚至還會誤解是醫師故意不肯一次治好,才需要五次,在親友聊天時,會一再的要肩友去看他「聽說」的師父那邊治療,常常讓肩友左右為難。
無論是那種疾病,都需要一段時間的治療期,特別是五十肩,不完全的治療,讓原本一個月就會好的五十肩,拖到幾年的都大有人在。
當診斷確立後,請務必配合醫師完成療程,以五十肩來說,因為需要關節囊完全伸展、夾擠要訓練棘上肌、椎間盤突出需要等待消腫、肌筋膜症候群需要訓練核心跟拉筋等等,都需要至少一個月的治療期。
請務必有耐心,配合醫師診治,完成療程。
第三步:調整生活型態
雖然沒上班,通宵打麻將更傷身啊!
無論是那種問題造成的肌肉酸痛,調整具有良好睡眠品質與規率運動的生活型態都是必需的。
建立良好的運動習慣,能夠讓身體更為放鬆,特別是高壓的上班族,長期維持相同姿勢,本來就是造成酸痛的主要原因,同時活動量減少時,身體的新陳代謝功能也會跟著變差,恢復速度會隨之減緩;而睡眠品質與身體自我修補能力息息相關,睡不好,身體的自我修補能力也會隨之下降,復原的就更加緩慢了。
骨骼肌肉問題,可藉由自我提醒而獲得矯正(如下面的背部的校正),都是很好又簡單的自我提醒方式。
比起「治好疾病」,更好的選擇是「沒有疾病」,趁小病痛時調整自己的日常姿位,預防下次的疼痛,才是治本之道。
第四步:定期自我檢查
在疾病初期,若是能夠透過自我檢查,便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如五十肩可透過下面這三個動作,及早發現初期角度受損的情況,另外,現醫療AI的發展,像是仁寶電腦發展的「智復寶」,便能夠透過電腦評估角度變化。
真正治好肩頸酸痛,說起來也不難,不就是「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好好完成治療,並在日常保持警覺,如此而已,很簡單的!
「肩關節囊擴張術」為五十肩進階自費療程,建議已接受傳統復健三個月後,未有明顯改善肩友選擇。
在〈明明剛放完年假,肩頸酸痛卻更嚴重,到底怎樣才會好?〉中有 1 則留言
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