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馥診所是個專治五十肩的診所,這些年已經超過千名的五十肩肩友,在這裡重獲新「肩」,也有超過五百名以上的肩友,為我們留下了見證的錄影或是感謝卡,尤其是許多多年前曾經來治療過的肩友,當對側肩開始怪怪的,毫不猶豫的直接到診間報到,跳過了一般建議的先復健再進階治療的程序。
「不確定感」真難受:會好嗎?那時會好?會不會痛?
問及肩友直接做進階治療的原因,都是因為「不確定感」。根據疾病不確定感理論,病人的疾病不確定感主要來源於「不明確疾病的症狀」、「複雜的治療和護理」、「缺乏與疾病的診斷」和「嚴重程度有關的訊息」以及「不可預測疾病的過程和預後」四大部份。
「不確定感」(Uncertainty)最早在1962年由Budner提出,定義為一種認知的過程(cognitive process)、感知的變因(perceptual variable)。指的是個人對事件或情境的認知判斷,在缺乏適當的訊息與事實來進行事件的分類與組織時,所產生的心理感受,稱之為不確定感。
不確定感理論後由後來被發展成「疾病不確定感」(Uncertainty in Illness Theory)認為當病人受到疾病刺激時,對該疾病刺激的隱含的診斷、治療、住院及治療效果,會進行一連串的歸納與認知重建,企圖讓這個過程(包括要不要看醫生、看什麼醫生等等)建構其意義。
有時,當個人無法成功建立對於整個疾病及看診過程的認知時,便會產生對整件事的不確定感。換言之,此種主觀感受是因為病人缺乏對刺激事件分類與組織的能力,或是無法賦與該事件特定的價值,覺得自己對事件的失控以及無法預測感,而產生的心理反應。
「擴張術」很有確定感:會好、一個月、不太痛
有體會過五十肩的肩友一定知道,那種「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好」的感覺,真的是非常難受。明明自己也認真做運動、該吃的藥、該貼的布,全部都有乖乖做,但怎麼效果還是像冰川移動一樣不明顯,到底還要忍受到那時?
國人忍痛力一流,真正忍不了的是「什麼事都不能做」的強烈廢用感,扣內衣不能扣、便後困難擦屁股、開車轉方向盤也痛……,只是想過個正常人,這麼簡單的要求,突然間就辦不到,可是自己才中年啊!
擴張術的優點,是因為療程就是一個月,絕大部份沒有其它合併問題的肩友,都是一個療程就收工,再加上過程的平和感,有時肩友會戲稱來診所治療,跟去SPA館的感覺差不多,一週一次的見面,像是跟老朋友聚會那樣輕鬆。
肩膀照時程治好,讓心裡很踏實
五十肩肩友已經很辛苦了,人生中的中流抵柱,既有高堂又有幼子,一個肩部不方便,生活上的困擾、身體上的疼痛、睡眠的剝削,還是趁早完成五十肩療程,繼續幸福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