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吃完秋蟹,轉眼就要進入吃羊肉爐的冬天了,這個時間,門診「落枕」的患者便會增加不少。
落枕是身體的保護機制
落枕在西醫的正式名稱是「急性頸椎關節周圍炎」,是因為頸部肌肉為了防止頸部周圍組織進一步受傷,而產生的保護機制,以肌肉收縮(常見的肌肉有:斜方肌、胸鎖乳突肌以及提肩胛肌)的方式。
讓頸部周邊肌肉僵硬的目的,是為了讓頸部不要再動來動去,保護已經受傷的頸部及這些重要的構造。
落枕轉頭都沒辦法超級痛啊
不過而因為頸部肌肉收縮,落枕的症狀為疼痛、僵硬以及活動困難,疼痛的範圍是從後頸正中或側面,延伸到肩胛骨或上背,這時候如果有人拍肩跟自己打招呼,猛然轉頭時,都會痛到掉眼淚。
落枕也很常見於五十肩的肩友身上,原因無他,就是平常的肌肉活動狀況就已經是黃燈60分,再加上天氣變化或是熱身不足,落枕跟五十肩一起發作,真的是痛苦難當
落枕是結果找出原因才能治本
一般來說,單純的肌肉問題,都是休息三至五天就會有改善,不見得需要看醫生,但如前所述,落枕是一種「保護機制」,找出「為何落枕」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因為,會造成頸部疼痛狀況,還有肌筋膜症候群、痙攣性斜頸、小面關節炎、後枕神經炎等各種疾病。
像是台大張凱閔醫師,就因為自己落枕,發現與感冒上呼吸道感染造成的淋巴解腫大有關,秉持著科學精神,用自己透過超音波導引解開神經與腫大的淋巴結,解決了自己的落枕問題,還有正式發醫學論文的喔!
落枕自己喬一下可以嗎
坊間常有「好心人士」有各種獨家喬一喬的方式,有時候,看得我這復健科醫師冷汗直流。
因為坊間的非醫療然員親友的「手法」,往往是缺乏其他診斷的排除,就直接「喬一下」,除了無法治本,更可能讓椎間盤突出,或是施力不當壓迫頸椎動脈影響頸部的血流,造成中風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