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五十肩,肩痛還有常見的另外9種診斷
五十肩就是樹大招風,每每肩痛就有人說是五十肩。
其實啊!五十肩每100人中只會有二至五個,就算是在糖尿病患者身上會到25%,對大多數人來說,一生都不會得到五十肩,但是總是會發生「肩痛」的情況,不是五十肩,還有什麼可能?
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許宏志醫師在〈疼痛完治:認識痛、緩解痛、遠離痛 〉整理的超清楚,另外常見的9種肩痛原因。
軟組織類
1.旋轉肌袖撕裂傷
肩部旋轉肌總共有四條,因為包裹著肩部像是袖子一樣,所以又稱為旋轉肌「袖」(有一次肩友問我是不是新品種的「柚子」,不是木字旁,是衣字旁啦!),通常是舉手過頭、稍息時會痛,好發在年長肌力較弱、運動傷害以及不當使用者。
2.二頭肌肌腱炎
二頭肌肌腱炎可能是急性或是慢性發炎,像是突然搬重物或是打高爾夫球等動作,反覆用力彎曲手臂,讓二頭肌靠近肱骨頭的肌腱產生發炎。
3.肌筋膜疼痛症
肌筋膜在這些年很受到囑目,遍佈全身肌肉外層,此疾一樣會造成肩部疼痛,可能是因為之前受傷或是反覆微小傷害引起,像是姿勢不良、過度或是不當使用肩頸,累積而成的病症。
骨關節組織類
4.肩盂肱骨關節炎
肩盂肱骨關節是最大的關節,同時具有最大的活動度,相對穩定性較差,糖尿病或是高齡者,容易有關節間的磨損,造成舉肩轉動時的疼痛,像是梳頭、抬手轉燈泡會感到不適。
5.肩鎖關節炎
肩鎖關節是肩部與鎖骨間的關節,在肩膀前外突起,負責的動作是舉手抬高,像是晾衣服。像是投手或是舉肩工作者(汽修)因為一直撞擊、反覆使用而產生發炎,甚至產生積液需要抽吸處理。
6.肩關節缺血性壞死
肱骨頭壞死在X光下會看到本該圓滾滾的形狀變型,是因為供應骨頭營養的血管受到壓迫而造成缺血,常見於抽菸、喝酒、免疫力不全等人身上,尤其好發於男性,或許是因為男性疼痛耐受度高的原因,容易被忽略。
7.三角肌下滑囊炎
又稱為「肩峰下滑液囊炎」,任何三角肌的活動都可能造成疼痛,特別是內收,特別的是,此疾睡眠也跟五十肩一樣會壓痛,但五十肩是「關節囊」發炎,這個是「滑囊」,不是同一個疾病。
8.剝落性軟骨炎
剝落的是肱骨頭上的軟骨,在肩部活動卡到剝落處時會感到疼痛,原因是肱骨頭上的軟骨因受傷裂開或是剝落,常見在運動傷害、不當或是過度使用者。
神經類
9.頸神經根病變
神經病變的特色是會有傳動感,患者會感到肩胛骨及周邊有從頸部傳下來的麻刺、疼痛,合併有肌肉無力、感覺異常等表現,常見在姿勢不良、運動傷害者身上。
以上跟五十肩一起湊成十個,當有人肩部疼痛時,別再一口咬定說是「五十肩」啦!
「肩關節囊擴張術」為五十肩進階自費療程,建議已接受傳統復健三個月後,未有明顯改善肩友選擇。
在〈除了五十肩,肩痛還有常見的另外9種診斷〉中有 2 則留言
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