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肩部疼痛的病人來到門診,一臉納悶,自己又沒有多做什麼扛沙包、搬瓦斯,日子跟平常一樣過,怎麼突然肩膀就痛了起來,被診斷為「肌腱炎」、「夾擠症候群」?
大家都已經知道,肌腱會受傷,跟「肌肉力量」直接相關,肌力足,活動靈活,肌力不足,超過重量就容易拉傷、發炎,但是又沒有做什麼別的事,跟以前都一樣,怎麼突然間發炎了呢?
過四十歲後,每年會掉8%肌力
如果您的年齡已屆不惑,那可能不是「做了什麼超重的事」而是「肌肉流失」造成的。換句話說,原本您的肌力足以應付日常生活,但是隨著年齡增長,肌肉自然流失,原本能做到的事,現在肌肉變小塊,就做不到了。
40歲以後,人體每年差不多會自然流失8%,也就是原來有一百分的力氣,現在只剩下92分,再隔一年會剩85分,會一直掉到剩50分,所幸,肌肉雖然自己會斷捨離,但比起補血、補骨,可說是人體中,最容易重新練回來的。
肌力訓練及足夠的蛋白質攝取,是維持肌肉的不二法門。肌肉透過肌力訓練(不是有氧運動,不是走路,不是拿一公斤啞鈴,是實在的重訓)可以保持肌肉的穩定,延緩肌肉流失造成的老態。而蛋白質是肌肉合成的原料,大口吃肉、大口吃魚,讓身體有足夠的營養可以長肌肉。
糖尿病及久坐不動辦公族需留意
在肩部發炎的比例上,糖尿病患者因為血糖高,會比一般人高出五倍,一生之中得到五十肩的機率,竟高達八成。
肩部健康對糖友來說,是個需要特別注意的課題,平時需多留意肩部的狀況,若是有肌腱發炎,應趁早治療好,讓肩部活動角度正常,避免因為疼痛讓活動度下降,增加五十肩的機會。
而久坐的辦公族,因為生活型態讓活動度減少,若是下班未再去特別加強運動,往往肌肉流失而不自知,等知道時,往往是拉傷或是發炎求診,才驚覺自己的上臂及背部怎麼已經萎縮到駝背或是圓肩,掰掰肉都跑了出來。
肩部「健檢」與「肌力訓練」,一天一次
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永遠是醫療的不二法門!
避免肌腱受傷,可以適度用彈力帶做三角肌運動,一條帶子便宜又方便攜帶,過年去風景區也可以隨手做喔!
「肩關節囊擴張術」為五十肩進階自費療程,建議已接受傳統復健三個月後,未有明顯改善肩友選擇。
在〈奇怪,好端端的肩膀「肌腱」為什麼會發炎?〉中有 1 則留言
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