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痛是現代人常見的問題,但五十肩的名氣太大,往往把其它原因造成的肩痛,都說成是「五十肩」,兩者之間最簡單的分辨方式,就是看看「睡覺」時,是會痛還是會好
五十肩,睡到一半痛到醒
五十肩是關節炎,關節炎的疼痛,跟肌肉發炎非常不一樣。四十歲之前,身體的酸痛,多半是睡個一覺,就會越來越好,真的很痛,那貼個貼布、噴個酸痛噴霧,也就改善許多,不是真的五十肩的人,很難體會有什麼好身體的這些小酸痛,有什麼需要大驚小怪的,因此,也常會出現似是而非的建議,讓真正的肩友左右為難。
五十肩的痛,是無法透過休息改善,反之,睡覺時會更痛,痛到醒來,想要衝急診;痛到不敢入睡,怕又再度痛起來。
五十肩的原因是關節炎,跟肌肉問題透是過血流修補不同,關節炎的修補是仰賴關節活動、擠壓刺激分泌關節液,讓發炎物質代謝,換句話說,不動時,關節便無法被刺激,這些發炎的廢物便無法被代謝,特別是夜間睡眠時,不動時間更長,發炎物質越積越多,身體便會把自己叫起來,動一動,好讓發炎物質濃度下降。
簡單說,睡覺會好的不是五十肩,越睡越痛的,機率比較大。
痛的部位很深、很深,壓都壓不到
五十肩另一個特點,是痛的位置「很深」。
肌肉酸痛或是肌筋膜疼痛時,會有一個明顯的痛點,喜歡去按摩的朋友一定知道,不管是「氣結」、「阻塞」或是「吃重鹹」意思都是某個一部位被壓到特別的酸痛,像是肩胛間的「膏肓穴」、或是屁股跟大腿中間的「環跳穴」,按摩師壓下去,總是特別的酸痛,又痛又爽快!
五十肩的痛是一種很模糊位置的痛,怎樣都壓不到、怎麼擺位都不對、怎樣轉都不舒服,因為疼痛位置不是明確的肌肉束,而是整個關節囊(包著關節的膜),就是一個難受,怎麼弄都弄不好的感覺,越弄越煩!
簡單說,壓得到的不是五十肩,真正的五十肩,壓都壓不到。
痛到好想把手切下來
五十肩的痛,沒有得過的人真的很難體會。
特別是許多肩友在發作時,身邊總是有人會以「過來人」的身份,企圖指導肩友做什麼、吃什麼,甚至質疑的問「真的有這麼痛?」或是自告奮勇的幫忙按摩拉筋,曾經有一位肩友來就診時,整個手臂內側下緣都是黑青,一問之下才知道,是熱心好友按摩時過度拉扯,竟拉斷了小動脈,看得令人觸目驚心。
五十肩已經很好治了,五次治療就搞定
現代的五十肩已經不需要像父執輩那樣在不敢開刀與復健很痛之間左右為難,在門診就能透過擴張術簡單處理,醫療科技進展,是現代人的福氣,請肩友們務必積極尋求正規治療,簡單輕鬆的讓五十肩,五次治療就處理完成。
在〈肩膀痛!睡覺會好、壓得到,多是「肌肉痛」,睡覺更痛、壓不到,則可能是「五十肩」〉中有 1 則留言
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