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囊擴張術, 衛教, 治療, 五十肩

五十肩,本尊長這樣(內視鏡圖)

五十肩雖然名氣很大,但常常與其它肩部疾病混淆,稍不留意,常會誤以為是「肩部疾病總稱」或是「旋轉肌袖病變」。五十肩的本名為「沾黏性肩關節囊炎」,在醫學上有明確的定義及診斷標準,跟其它疾病有著明顯的區別。

五十肩是關節囊發炎

都說是沾黏性關節囊炎了,我們就直接先來看看,發炎中的關節囊到底是長什麼樣,這是由內視鏡進入關節囊看到的關節囊內。

比較-02.jpg

左手邊是正常的肩關節囊裡, 很像是嘴巴打開時,看到的喉嚨那樣,一點點白白、一點點血絲,表面平滑,那是正常的組織樣態。右邊這張則是發炎中的關節囊炎,也就是五十肩本尊,可以看見變得又紅又腫(症狀1疼痛),還有很多不規則的毛狀物,因為發炎會產生自體修補,補著補著,便把自己整個黏成一團了,動彈不得了(症狀2角度受限)

關節囊在那裡

關節囊是在關節外面包裹住的一層膜,幫助肩關節固定以及活動的小幫手,位置就在肩關節上面(如下圖)

未命名.png

引用自:Orthoinfo

特別標示出來,大家可以知道下面包了什麼,當關節囊發炎時,同在一個屋簷下的大家都得共體時艱:

正常-01.jpg

對症,才能下藥

相信肩友已經非常了解,五十肩就是一個獨立、明確的疾病,既不是肩部疾病的總合,亦不是旋轉肌袖病變,但因為肩部疾病常常多重發生,同時有旋轉肌袖問題以及五十肩問題的,並不少見,但唯有釐情病因,才能確實治療

分開沾黏關節囊才能治好五十肩

發炎中沾黏的關節囊,必需讓沾黏分開,不讓關節囊黏在一起,便能治好五十肩。使用的方式有自己忍耐拉開(復健)、外力幫忙用拉開(鬆動術)、刀子進去割開(內視鏡)以及用水壓和緩撐開(肩關節囊擴張術)

無論那種方式,雖然治療過程各不相同,只要能成功不讓關節囊沾黏回去的,便是有效的治療,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積極處理就是正確的決策。

工作區域 4@0.75x.png工作區域 6@0.75x.png

「肩關節囊擴張術」為五十肩進階自費療程,建議已接受傳統復健三個月後,未有明顯改善肩友選擇。

 

在〈五十肩,本尊長這樣(內視鏡圖)〉中有 2 則留言

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