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 五十肩

令人心疼,五年級式的體貼

五十肩肩友因為「肩關節囊擴張術」療程的關係,常有機會在診間或是候診室聊聊他們的生活,透過肩友不經意的談天,有時覺得正在50+這世代的肩友,肩頭真的是沉重。
一位年長的女性肩友,溫溫恭人,平常說話總是輕聲細語,質樸又親和,是個大家都喜愛的婆婆媽媽類型。她的手不若她的表情溫潤,而是佈滿了厚繭和粗大的指節,一看就知道是長年需要用手工作。
她總是準時又安靜的坐在候診室,等待著招呼她換衣物、治療,問她回家狀況,她也是行禮如儀,客氣的說:「好很多」、「不太會痛」或是「可以舉高」,不太多說話,治療完卻一定會到診間,再跟我點頭道別。
這是她最後一次的治療了。她的肩膀角度已經可以高舉貼耳,後面也可以摸到肩胛骨,睡眠疼痛已經沒有再出現,可以順利的拍畢業照,完成療程了。
「來這邊,我才可以休息一下,」最後一次注射,她突然說了這句話,我停下手邊的動作,聽她說:「我婆婆已經中風變植物人15年了,都是我在照顧的。」
這聽在一般人耳裡,可能只想到:「好孝順」,但聽在我們長期接觸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醫療人員耳裡,我知道那代表的可不是一句:「好辛苦」可以填補的巨大付出。
照顧成人與照顧嬰幼兒是完全不同的狀況,不知道何時會停止、不知道要做到什麼時候,沒有休假,全年無休、24小時不停止。每兩個小時要翻身一次、換尿布,每四到六小時要灌食一次、每天要擦澡,時不時的吸入性肺炎、進出醫院,更不用說,根本無法遠行的那條無形繩索。
她說,從婆婆中風以後,她就沒有離開家超過一個小時,買菜也是快去快回,睡覺也沒有熟睡過,時不時的呼吸器的警告聲,她就要立刻爬起來抽痰,白天的家事也是得做,一轉眼,居然已經15年了。
傳統價值觀讓她不得不接受這份無給工作,沒日沒夜的在家庭中團團轉,轉著轉著,轉到了自己也開始有些病痛的五十歲,那是婆婆中風時的年紀,而她自己,則開始有五十肩了。
「以後就不能來這邊休息一下了,」她笑的很淺。我聽了很心疼,難怪她的手佈滿了勞動的痕跡,在醫院的護理師至少八至十二小時都會休息,她一個人居然做了這麼久。
「請個看護吧,婆婆可以合法請的!」我說,她的手也剛剛治好,在三個月內不應該提重物,很容易肌肉拉傷。她點點頭,淺淺的笑著:「謝謝許醫師,我會跟家人討論看看。」
一貫的客氣有禮,五十世代總把自己放在家族的後面,則把「自己」縮到最小有苦也咬牙撐著,這個世代表現體貼的方式,真的很令人心疼。


工作區域 4@0.75x.png工作區域 6@0.75x.png

「肩關節囊擴張術」為五十肩進階自費療程,建議已接受傳統復健三個月後,未有明顯改善肩友選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