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肩

肩痛不是五十肩,診間常見的四種肩部問題!

五十肩受盛名所累,幾乎只要「肩痛」就會被說是「五十肩」,放眼報章媒體,只要是訪問有名人士的肩痛,無論是做家事、炒干貝醬,或是大掃除,清一色都說自己因此「五十肩」。

但,真正的五十肩盛行率只有2~5%,而除了五十肩,還有很多會造成肩痛的疾病喔!

正常肩膀

正常的肩膀有著最靈活的活動角度,在旋轉時不會感到疼痛或是卡頓,擺位時也能夠流暢的就定位,不會有拉扯的感覺喔!

五十肩

五十肩的本名是「沾黏性肩關節囊炎」,原因是關節囊發炎沾黏。

此疾在過去是很難纏的的肩部疾病,治療期起跳是六個月,常常會痛到一兩年,好在「軟組織超音波」的盛行,「肩關節囊擴張術」可以縮短到一個月的治療期。

五十肩的特色症狀有三「角度受限、夜間壓痛、活動疼痛」,這三項中跟其他肩部問題最大的差別,是夜間疼痛,也就是「休息不會好」反而會很常痛醒影響睡眠。

肩夾擠症候群

「肩夾擠症候群」簡單說是肌肉被肩部的骨頭夾住了,常見的病因是棘上肌、肱二頭肌肌腱在收縮帶動肱骨頭的時候,須穿過肩峰下空間,因為較狹窄,所以容易卡住,因而產生在「特定範圍」活動時才會疼痛。

嚴重起來,此疾亦會有夜間疼痛的狀況發生,但與五十肩的差別是,肩夾擠症候群雖然活動也會很痛,但可以由他人協助舉起來,跟五十肩整個「此路不通」的感覺不同,有經驗的醫師一看便知。

鈣化性肌腱炎

鈣化性肌腱炎,則可以想成在鞋子裡卡了一顆石頭,只有在踩下去時壓到這顆小石頭會突然痛一下;因為鈣化點為不規則狀,常會有尖銳面產生,當軟組織刺到時的疼痛度會較強且刺激,就跟突然踩到釘子的感覺類似。

但並非每個鈣化都會引起疼痛, 更多時候沒有症狀。一九四一年時,Bosworth 檢查了六千零一十六位一般辦公人員的雙側肩膀,其中只有二.七%的人出現鈣化沉積,但他們之中只有三四~四五%出現鈣化性肌腱炎症狀。也就是說,有鈣化的人之中,超過一半是沒有症狀的。

跟五十肩不同的是,五十肩因為是關節囊沾黏,黏住的地方就卡住上不去,而鈣化性肌腱炎沒有角度的問題,但會在某個角度特別容易磨到鈣化點產生疼痛。

旋轉肌袖肌腱撕裂傷

旋轉肌袖肌由四條肌肉組成,分別是肩胛下肌、棘上肌、棘下肌與小圓肌,這四條肌肉及其筋膜,就像是袖子一樣從肩部延伸,可以想像是水井的繩索,當繩索裂開時,施力上就會無法連續,若是全斷的話,則水桶完全無法拉上來。

好發在營造從業人員、倉儲運輸工作者(人工作業或搬運,如搬運貨物、過濾砂石、攪拌水泥等)清潔人員、油漆工、汽車修護人員(工作時常需要作用力刷洗動作或抬舉重物)球類運動員、自由式游泳選手。

如果肩友的工作常有要「重複作同一動作」及「推/拉重物」,則可能也隱藏了此職業傷害。

當旋轉肌袖肌腱撕裂傷時,會有無法使力、手舉不高或舉不起來,及夜間壓痛的主訴,通常在三角肌外側會有明顯症狀。

而與五十肩不同的是,此疾雖然長得很像五十肩,但醫師透過活動角度理學檢查及病史詢問上,就能分辨診斷的。

「肩關節囊擴張術」為五十肩進階自費療程,建議已接受傳統復健三個月後,未有明顯改善肩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