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肩

正子斷層掃描PET/CT下的五十肩,原來是長這樣!

五十肩的診斷,在臨床上多以「理學檢查」的醫師經驗做為診斷要素。

但是,五十肩這個疾病,一直以來缺乏明確的發病原因及診斷工具,診斷的確立非常仰賴醫師的經驗值高低,而「正確診斷」與否,則直接影響了治療的成效。

一般來說,醫師會從五十肩的三大典型症狀:「睡眠壓痛」、「角度受限」以及「活動疼痛」做出初步判斷,再透過理學檢查排除其它肩部疾病,診斷出五十肩,並非難事,只需要有經驗的專科醫師現場檢視即可。

然而,雖然透過關節鏡檢查可以看見五十肩患者的中腋窩隱窩 (AR) 皺襞消失、關節囊攣縮、旋轉間隙 (RI) 增厚和纖維化,以及喙肱韌帶攣縮和肩峰下滑囊粘連,但是這幾處的發炎,是不是就直接影響了病人的角度受限造成上述的症狀呢?

五十肩有圖才有真相!

醫學本質為科學,科學必需有一分的證據才能說一分話!

一群韓國的醫師為了找出「角度受限」與「五十肩」的關係,便找了35位肩痛超過兩週、且角度受限大於三十度,同時排除其它肩部疾患的受試者,除了收集主客觀的量表及活動範圍外,並以正子斷層掃描(PET/CT)直接把「五十肩」最常發炎的旋轉間隙 (RI)、前關節囊 (AJC)、腋窩隱窩 (AR) 和後關節囊 (PJC)軸向圖像狀況拍下照片!

也透過這些影像,可以確定五十肩的好發位置是在旋轉間隙(RI)與腋窩 (AR)的位置,經過研究,確認了病變程度與病人的舉肩高度、旋轉限制有正相關

「正子斷層掃描」下的五十肩長這樣

先來解說一下正子掃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原意是找出腫瘤的影像工具。

將葡萄糖正子藥物(FDG)注入體內,利用腫瘤高代謝葡萄糖的原理,以偵測體內可能的癌細胞;若是再加上電腦斷層的解剖圖重疊在一起,便可以看出這個愛吃糖的腫瘤位置,經過電腦計算後,能夠判別良性病灶或惡性腫瘤,更準確的幫助醫師診斷疾病。

然而,「發炎」也會造成FDG的攝取增強。

而五十肩的本名「沾黏性肩關節囊炎」正是一種身體發炎,再加上五十肩周邊肌肉往往都是呈現緊張,肌肉緊張也會增加其代謝,如此一來,「關節囊發炎」加上「肌肉緊張」,五十肩自然就出現在檢查報告上了。

肩友可以看看下圖紅圈處就是在PET/CT下顯影出的五十肩;可以看到是在肩膀很裡面、繞著肱骨頭,換句話說治療的方式就是要能處理到繞著肱骨頭這麼深層及完整,才有辦法根除,一般的表皮刺針或是貼布,基本上都處理不到這麼裡面的。

角度檢測+臨床症狀已可診斷五十肩

「那為什麼醫生都說五十肩連X光都不用照?」

肩友聽到這兒,肯定會覺得那只要肩膀痛,就去照個PET/CT,不就馬上知道是不是五十肩,不是一翻兩瞪眼,又快又省事?

「FDG的合成是將葡萄糖第二個碳上的氫氧基(-OH)先去除氧原子,剩下的氫原子再以[氟-18](18F)放射核種標幟取代」(FDG PET/CT 正子電腦斷層在癌症的應用)。換句話說,PET的顯影劑是具有放射性的物質,除了價格不斐、具放射性外,還需要繁複的檢查準備,如禁食、藥物注射等,檢查時更是要平躺一小時;前前後後加一加,檢查至少需要三至三個半小時,小小五十肩,殺雞焉用牛刀啊!

一般五十肩,只需要有經驗的醫師經過理學檢查及問診,基本上就能診斷出五十肩;再加上X光,即可排除其它肩部問題,真的不需要用到PET這個高規格的檢查工具啦!

肩友也可以利用肩痛線上檢測,初步排除可能的肩部疾病喔!

有興趣看看原文報告的肩友,可以點下面的聯結喔!

Won, K. S., Kim, D. H., Sung, D. H., Song, B. I., Kim, H. W., Song, K. S., … & Cho, C. H. (2017). Clinical correlation of metabolic parameters on 18F-FDG PET/CT in idiopathic frozen shoulderAnnals of nuclear medicine31(3), 211-217.

工作區域 4@0.75x.png工作區域 6@0.75x.png

「肩關節囊擴張術」為五十肩進階自費療程,建議已接受傳統復健三個月後,未有明顯改善肩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