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肩」這個疾病,近年來從「肩痛代名詞」逐漸有了明確的輪廓;更值得高興的是,越來越多肩友因為增加了對於五十肩的認識,知道五十肩的治療過程並不恐怖,因而不再害怕就醫,大大提高了五十肩治療恢復度,也降低了其所留下的「角度受限」的殘疾可能。
各位肩友當感到肩痛想就醫時,可以先準備下面三個問題的答案,幫助您的醫師加速理解您的五十肩進程,也更能為您量身訂做醫療進度喔!
什麼時間會最痛?
肩痛時,最重要的是「確診」,只有正確診斷,才會有正確治療,而五十肩與其他疾病最大的差異,就是「夜間疼痛」。
一般來說,肌肉問題應該「不動會好」,而骨骼關節問題,則是「不動更痛」;五十肩是關節囊的問題,越是少動、越是疼痛。睡眠正是身體最少動的時刻,因此,當有「夜間疼痛」產生時,則傾向是五十肩的可能性增加不少。
持續多久的時間?
五十肩還有一個特色,是「緩慢發生」。
也就是說,當肩友在門診說:「這兩天突然痛起來」,則是肌肉拉傷的可能比較高;若是說「怪怪的好一陣子,這幾天越來越痛」,那麼就該考慮是五十肩。
另外,輕微的五十肩(一個月內、不太影響生活)的肩友,可以考慮復健運動;而超過一個月,或是復健兩、三個月沒有明顯改善的肩友,則可以「肩關節囊擴張術」先將關節囊撐開八成,再進行復健,效果較佳。
記得就診時,告訴您的醫師兩個時間,一是「多久開始痛?」另一個則是「痛了多久?」
造成的日常活動困擾?
最後,則是醫師判斷是否直接進展至侵入性治療的關鍵—「是否影響日常生活」。
醫療原則通常是由外到內、由輕到重,五十肩在未沾黏嚴重時,可以用完整的「全關節角度伸展」運動處方讓關節囊緩慢拉開,但當有下面兩種情況時,請直接考慮「肩關節囊擴張術」:
A.每週兩次睡眠障礙
無論是「痛到睡不著」或是「痛到醒過來」,睡眠障礙對於50+的影響很大,不只是精神不好而已,連帶血壓等內科問題也為因此增加,更不用說睡不飽,本身就會影響組織修補,代謝不了身體的發炎物質。
B.痛到無法做復健
五十肩是個沾黏的疾病,即使是開刀或是門診注射擴張術,都需要持續的關節運動,才能完全治癒,以避免留下無法洗背、只能穿前扣衣服的角度受限殘疾。
若是因為過度疼痛無法進行復健,則請先由醫師以侵入性的方式將大部份的沾黏分開,再來進行運動,真的不需要含淚咬牙忍痛!
肩友們就診時,請記得先行準備這三個問題,再加上醫師現場角度評估,就能夠讓您的醫師更了解您的狀況喔!
在〈三個答案準備好,讓五十肩醫師更懂你〉中有 4 則留言
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