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 復健

夏天運動好暢快?留意「橫紋肌溶解症」

夏天好多猛男辣妹在盡情的揮汗運動,曬得黝黑的皮膚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看起來健康又強壯,不過請留意,在高濕度和高溫下過度運動,可是「橫紋肌溶解症」的風險因子喔!

橫紋肌溶解症,肌肉被操到壞死啦!

人體的肌肉有很三種,分別是橫紋肌(或稱「骨骼肌」或「隨意肌」)、平滑肌(或稱「非隨意肌」)以及心肌。除了心肌只在心臟以外,橫紋肌及平滑肌的差別,就是一個能靠意志控制,另一個不行,也就是大腿可受控,是橫紋肌,而食道不受控,所以是平滑肌,也就是當我們在高溫、高溼環境下猛烈運動會罷工的,就是指橫紋肌。

當橫紋肌操過頭,肌肉組織受到創傷或擠壓,肌肉裡一些蛋白質及肌球蛋白(myoglobin)便會進而進入血液中,尿中便出現肌球蛋白,尿液會出現類似烏龍茶或可樂般的深褐色,而當肌肉持續融解,肌球蛋白堵住腎小管,便會導致急性腎衰竭,可能終身洗腎或致命喔!

高溫激烈運動,更容易引起橫紋肌溶解症

而在炎炎夏日激烈,更容易引起橫紋肌溶解症,原因是高溫環境會抑制線粒體內的內部氧化磷酸化,或誘導蛋白質變性,使體溫升高至42°C以上,讓肌肉細胞膜紊亂的脂質液化,而引起一連續的炎症反應。

與普通人相比,軍人與運動員更容易有此風險。

軍人(尤其是特種部隊訓練)需要在炎熱的室外環境中行軍;而運動員會參加馬拉松、鐵人三項,兩種都是會長期曝露在高溫室外環境,特別是長時進行耐力運動、體力勞動、舉重、離心運動等活動,是加成引起橫紋肌溶解症的誘因

有這幾個症狀出現,要留意!

橫紋肌溶解症會造成腎衰竭,愛好運動者請千萬留意自己的身體,有無下面的症狀:

  • 尿液呈現深茶色、可樂的深褐色
  • 肌肉疼痛、壓痛、無力感

特別是當解尿時發現尿液顏色過深,請停止運動就醫確診,很可能肌肉已經在離家出走了!

橫紋肌溶解症的復健方案:漸進式運動

所幸目前研究指出,運動造成的橫紋肌溶解症,經過及時、適當的治療後,多半沒有進一步的損傷,後續再透過漸進式的運動,讓肌肉功能恢復正常,可分為下面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保持關節活動

在疼痛可忍受的範圍,患者需盡可能的活動關節,讓關節角度提高,避免五十肩等其他關節問題產生。

第二階段:無負重、低強度的5至15分鐘運動

第二階段則在無負重的情況下,逐漸操控肢體遠端,保持5-15分鐘的低強度運動,若是24小時內沒有不適或難以忍受的疼痛感,則可進展到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等張運動

此階段開始以「等張運動」,就是一般常見會動來動去的運動方式,讓肌肉收縮,像是手摸牆、到桌子、到椅子,最後到地板等增加肌肉及關節活動度。

第四階段:正常運動並強調關節角度

到了第四階段,除了漸進式恢復正常運動計劃外,需特別注意關節角度範圍的訓練,避免關節角度喪失。

五十肩友追求健康,漸進式增加運動量

許多肩友在五十肩治好後,都會特別追求健康生活,無論是爬山、馬拉松或是馬祖遶境,都是屬於高強度的運動,特別是在酷暑中,高溫又高濕度的環境,很容易令人感到不適,若是過往沒有運動習慣、沒有特別訓練者,冒然參與這些活動,輕則拉傷,重則引起中暑、橫紋肌溶解症等更嚴重的問題。

肩友們請千萬在追求健康之餘,好好留意身體的變化喔!

參考資料

  • Luetmer, M. T., Boettcher, B. J., Franco, J. M., Reisner, J. H., Cheville, A. L., & Finnoff, J. T. (2020). Exertional Rhabdomyolysis: A Retrospective Population-based Study.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52(3), 608-615.
  • Cabral, B. M. I., Edding, S. N., Portocarrero, J. P., & Lerma, E. V. (2020). Rhabdomyolysis. Disease-a-Month, 101015.
  • Stahl, K., Rastelli, E., & Schoser, B. (2019). A systematic review on the definition of rhabdomyolysis. Journal of neurology, 1-6.
  • Meyer, M., Sundaram, S., & Schafhalter-Zoppoth, I. (2018). Exertional and CrossFit-Induced Rhabdomyolysis. Clinical journal of sport medicin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Canadian Academy of Sport Medicine28(6), e92.
  • Kim, J., Lee, J., Kim, S., Ryu, H. Y., Cha, K. S., & Sung, D. J. (2016). Exercise-induced rhabdomyolysis mechanisms and prevention: A literature review.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5(3), 324-333.
  • Sinert, R., Kohl, L., Rainone, T., & Scalea, T. (1994). Exercise-induced rhabdomyolysis. Annals of emergency medicine23(6), 1301-1306.

工作區域 4@0.75x.png工作區域 6@0.75x.png

「肩關節囊擴張術」為五十肩進階自費療程,建議已接受傳統復健三個月後,未有明顯改善肩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