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整體評估門診」中,偶爾會遇見頸神經壓迫的朋友,因為肩部問題一直無法獲得改善,四處求醫卻無法求得解決之道,雖然過程中也有醫生說過可能是神經的問題,但疼痛酸麻的部位一直在肩膀、一樣舉不起來,說是頸部問題,實在令人難以接受,才輾轉來到我的肩部專診,想找一位「可以處理肩膀」的醫生。
最後我好說歹說,才讓這些患者在繞了好大一圈後,終於相信症狀雖然在肩膀,但病源可是在頸部啊!
頸神經根壓迫跟五十肩的好發族群有所重疊,好發在40至50歲左右,近年來因為低頭及久坐辦公室習慣,許多年紀輕的青壯年,也都有這樣的問題,雖然兩者都會疼痛,但是病因及症狀則是有明顯的區別,最明顯的是「活動角度」。
一樣會痛,觀察能不能舉
五十肩的病因是「肩關節囊」「沾黏」的「發炎」反應,可以簡單想成關節囊被黏住,所以在理學檢查時會有一種扳不動的感覺,在活動上也會覺得卡住;而神經壓迫的疼痛是因為神經被周邊組織壓迫(椎間盤,也可能是骨刺等贅生物),表現的症狀則以疼痛、手指麻木、感覺異常為主要症狀表現,活動角度並無影響。
從這裡麻到那裡,路線很重要!
人體的神經有明確各司其職的掌管分界,若有肩部部疼痛狀況,也可以對照下圖,看看是不是有明顯的不適區塊,則神經方面病變的可能性較高。
神經壓迫,趁早治療!
然而,頸神經壓迫若是在第五、第六頸椎處,位置剛好在肩膀,常常會有病人在向親朋好友主訴肩牓酸痛時,被一口咬定是五十肩,繞了好大一圈才被診斷出是頸神經根壓迫,但也常因此拖了太久,錯過治療黃金期,神經末稍已有受損,造成手臂肌肉都萎縮,治療的效果也不甚理想。
若是有肩部不適症狀,還是盡快由專業醫師確診,把握治療黃金期,才不會小病拖成大病啊!
在〈肩膀好痛不是五十肩,是「頸神經根壓迫」!〉中有 3 則留言
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