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防, 衛教

雙手常需要舉高的工作,肩部容易損傷

許多肩友的肩部問題,是來自於工作上的長期損傷,像是修鐵皮屋、修汽車、修高壓電線等等的辛苦勞動者,因為「高舉過頭」的工作型態,對肩部損傷不小。

2017年,有篇美國的論文,對此做了相關研究。

美國機動車製造業,常高舉過頭,肩部損傷高96%

美國製造業流行病學統計,發現肌肉骨骼疾病佔整個製造業的傷病比例最高(34%),而肩部受傷需要休假者,在2015年就有七萬名,其中15%是製造業,而其中最高比例的子產業別,就是製造電動汽車者。

據統計,製造電動汽車者在2003 – 2007年,比一般製造骨骼肌肉受傷後的「損失工作日」高96%,特定的部門裡,甚至高達一半的受傷都是肩部問題,推論可能是組裝過程涉及車輛底盤的高空輸送,需要持續做出「高舉過頭」的姿勢。

長期雙手高舉過頭工作,肩部問題多

持續的高舉過頭的工作姿勢,被認為與上肢不適、肩部疲勞與產生夾擠症候群有關,而長期的肩部肌肉疲勞,便容易造成在肩胛和盂肱運動方面的風險。

工作型態的特殊性,讓肩傷成為這篇研究執行的工廠中,連續六年都是耗費最多成本的類別,佔了進兩成的比例,不得不提出改善方案。

肌力訓練,能改善肩部不適

這個工廠因為肩痛造成的員工工作日損失過高,便與物理治療師合作,開發一系列的肩部肌力訓練及矯正課程,內容包括:

1.加強前鋸肌旋轉肌袖;

2.增強肩胛骨 – 肱骨運動的正常模式,減少上斜方肌的活動;

3.伸展以減少胸小肌肩關節囊的「緊繃感」。

總共有76個員工(運動組37人,非運動組29人)參與,為期6個月研究,在上班前15分鐘做運動,用肩部問卷調查肩部的主觀感受,並以問卷結果及回收度做分組調整。

研究結果雖然因為期間較短,無法預測長期殘疾,但在主觀肩部問卷量表上,已有明顯的改善。

nihms894212f1.jpg

預防性的肌力訓練,比治療肩傷流失員工更省錢

估計汽車製造業可賠償肩傷的金額平均成本為31,000美元,但訓練計劃在六個月內的成本估計為10,209美元(員工鍛煉時間為23.34×388美元,加上運動組領導時間為23.77美元×48.5小時),這研究還認為,預防性的肌力訓練,還能夠減少因傷流失的人力。

換句話說,若是再加上隱藏的人員培訓成本,員工肩部受傷,除了陪償的三萬多美金,還要再加上培訓新人的費用,相較之下,讓員工訓練肌力,可說是員工、老闆及政府,多贏的好方法啊!

肩痛16週後,治療積極度大幅下降

不過啊,研究也指出「大多數工作場所運動報告中,對肩部症狀的積極度,持續時間不超過16週」,在這研究中,也面臨人員一再流失的問題,參加運動條件的37名員工中,只有19名平均每週參加兩次或更多次運動,而問卷回收率更糟,只有一名控制組和兩名運動組完成了所有13個月的症狀調查。

在門診觀察也是如此,大多都是五十肩三個月內痛到受不了、無法睡而來就醫,另一群則是一年以上,不痛了但是手很卡,發現五十肩真的是自己不會好,才前來處理,反倒是四到八個月左右的要回家想一想,因為已經沒那麼痛,但手也還不怎麼卡的階段。

雖然美國跟台灣人外貌大不相同,但是肩部疼痛的求醫過程,倒是蠻類似的。

參考資料:
Lowe, B. D., Shaw, P. B., Wilson, S. R., Whitaker, J. R., Witherspoon, G. J., Hudock, S. D., … & Wurzelbacher, S. J. (2017). Evaluation of a Workplace Exercise Program for Control of Shoulder Disorders in Overhead Assembly Work.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59(6), 563-570.

工作區域 4@0.75x.png工作區域 6@0.75x.png

「肩關節囊擴張術」為五十肩進階自費療程,建議已接受傳統復健三個月後,未有明顯改善肩友選擇。

 

在〈雙手常需要舉高的工作,肩部容易損傷〉中有 1 則留言

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