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至六十歲中年世代,是五十肩好發族群,因著「肩關節囊擴張術」療程的關係,每天都跟幾十個這個世代的肩友聊天,看著他們的應對進退、聽著他們的人生智慧,收獲不少。
「古人跟現代人,雖說多活了三、四十年,但都差不多嘛!」今天聊天的話題一樣是人生,特別做了古今對照,引經據典。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
一位肩友剛做完「肩關節囊擴張術」第三次的治療,陪他來的太太正在診所旁邊的明曜百貨大開殺戒,跟他說我們診所很舒服,叫他就坐在那邊休息,她買完就回來。肩友也樂得坐在候診區,跟其它肩友聊天。
「四十而不惑」肩友覺得意寓深遠的點了點頭:「四十年才能讓一個人,明白社會與自己,還有所背負的責任啊!」比起三十歲還在為自己的事業與人生汲汲營營,努力的搬著磚瓦打造自己的城堡,四十歲時,才有時間停下來,看著自己所屬的社會位置以及該承擔的責任,往人生下一階段前進。
「但要到五十歲,才能知道自己為何而來!」肩友說,自己正處於這個階段,人生與事業已經穩定,知道自己的能力與資源,知道自己該扮演的角色與定位,也知道自己未盡的責任與義務:「知道後,就不會怨天尤人了,是人生最清醒的階段。」
「我的六十歲,應該可以達到『耳順』,」肩友繼續說著,當自己從年輕打拼、中年穩定,到了老年初期,應該要達到「看透與靜心」,懂得「順天而行,知止而止」,對於他人的評論,不動氣、不動怒。別說肩友了,即使是聖人如孔子,也是過年68歲之後心境轉換,才返回家鄉,專心整理文獻與從事教育,讓這些經典,能夠流芳百世,時至今日都仍影響深遠。
聽來有趣,幾千年前的論語,在那平均餘命只有三十幾歲的年代,能夠留下時至今日都符合的觀察,言簡意賅,人類的心智發展,幾千年如一日啊!
「肩關節囊擴張術」為五十肩進階自費療程,建議已接受傳統復健三個月後,未有明顯改善肩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