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整體評估門診」固定每周二、三及週六開張,受五十肩所苦的四十歲至六十歲的中年族群,經過一個月的治療,除了留下角度受限及睡眠疼痛的困擾,還留下一個一個發人省思的生命智慧。
林姐52歲,右肩的五十肩症狀才剛開始兩三週,很輕微的五十肩,透過復健三個月就相當有效果,按慣例,我希望她三個月後沒改善再過來。林姐搖搖頭:「我不想花時間在醫院裡來來去去。」她堅定的告訴我,希望我可以當天就改善她的五十肩症狀,讓她不再夜不成眠。
在第三次治療,林姐的嘴角跟手臂一樣高了,她笑著跟衛教師聊著,說她前半輩子的命不好,年輕不懂事,二十二歲就跟家人反目,與老公私奔,但這三十幾年來,老公沒能力,又很愛逞強,野心很大,幾次說可以做大事業,但都無疾而終。年輕時覺得他講得一嘴好未來,真的離開家過生活,才發現嘴上講講的,並沒有辦法當飯吃。
家境一直不好,她帶著小孩四處幫傭,早上早起去早餐店幫忙開店,中午幫賣便當,下午則抓緊時間去幫忙打掃,晚上再去包便當:「便當店老闆娘看我辛苦,都讓我把菜包回家。」平淡的說著,但眼神中好似閃著一些感激的淚光。
後面這十年,甚至老公都不工作了,整天跟朋友喝酒,酒氣沖天的回家,脾氣上來就罵小孩、摔東西,時不時走到那、吐到那:「整天上班已經很累了,下班回家更累」。
「也許是上天看我可憐,他去年肝癌,走了。」林姐說得不瘟不火,好似這一切都與她無關:「是無關啊,我的後半生,要連前半生一起活。」
林姐笑笑轉轉手,很開心自己的手臂可以正常的活動了,她告訴我們:「能夠快樂的時候不要難過,能夠健康的時候,不要生病。」
聽起來像是繞口令,但承載的人生哲學,足夠一生慢慢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