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囊擴張術, 衛教, 五十肩

五十肩?冰凍肩?肩周炎?

「冰凍肩」(frozen shoulder)是來自歐美以症狀表現命名的直譯。
「五十肩」是偏向日本用法,原因是此疾好發在40~60歲之間,也就是五十歲上下,跟「四十腰、五十肩、六十耳」以年齡做為常見疾病的分類。
「肩周炎」則是中國的用法,以推測此疾病因所命名。
由此看來,肩膀卡住不能動的疼痛問題,不分古今中外,全都非常惱人,所幸我們在科技進步的現代,有超音波導引的「肩關節囊擴張術」,原本要又卡又痛兩年以上的問題,現在一次治療就改善很多,五次後就極少復發。
但願未來醫學可以越來越進步,在疾病發生之前,就能夠預防。


深信五十肩迷思不治療 阿婆罹患「冰凍肩」

2016/08/26 13:03

瀏覽數:2633

記者 許碩穎 台北 報導

http://news.tvbs.com.tw/health/670842

五十肩是50歲民眾的專利嗎?在台南1位70多歲的婆婆因為左肩疼痛,就醫治療,當醫師告知她罹患了五十肩,婆婆一臉不可置信的模樣,她說:「我以為五十肩是50歲才會得的病!」
李小姐的婆婆左肩疼痛了好幾個月,一開始以為只是扭傷,休息幾天就會自動痊癒,但一直忍耐之下,肩痛沒有好轉,還越來越嚴重,只要肩關節活動時就疼痛難耐。
收治病例的部立臺南醫院骨科主任沈栢銓表示,肩關節是人體活動度最大的關節,只要姿勢不良或運動傷害等因素,很容易導致肩部不適和疼痛,如旋轉肌群發炎或破裂、肩峰下滑液囊炎、五十肩、二頭肌腱炎、鈣化性肌腱炎、肩部創傷骨折或脫臼、關節炎等。除了上述原因,也有些民眾因為病變而導致肩關節不舒服,如,頸椎病變或類風溼性關節炎等,所以,五十肩等肩部疾病可不是只有50歲民眾的專利。
要如何發現肩部問題?沈栢銓主任指出,目前的臨床上多以身體理學檢查為主,再輔以X光、電腦斷層等精細檢查,診斷有無骨骼或關節方面的異常,而常見的超音波、磁振造影及關節攝影則是用來檢查有無「旋轉肌群破裂」或其他軟組織方面的異常。
雖五十肩不治療也會慢慢痊癒,但平均得花2年半以上才會好轉,然而,伴隨的疼痛感常影響日常生活,令人不堪其擾。沈栢銓主任解釋,肩部疼痛不可小覷,要緩解疼痛,可多休息、冷熱敷或服用止痛藥;但若真的太過疼痛,長期之計還是先予消炎止痛。目前也有醫療院所使用較先進的超音波導引設備,幫助醫師更精確地找到應施打藥物的位置,像是較狹小的關節腔、肩峰下滑液囊等。
然而,沈栢銓主任提醒,長期疼痛或僵硬,如五十肩,建議可以復健或手術幫助恢復,而民眾常接觸的中醫、推拿和針灸也可幫助緩解疼痛,但應慎選中醫師或推拿師,以免二次傷害。
預防重於治療,肩膀稍有不適就要注意,免得像案例中的婆婆一樣,時間一久,病況就惡化,從一開始的不敢動,到後來的不能動了,變成「冰凍肩」,也就是俗稱的五十肩,因此建議民眾,若肩膀疼痛越來越嚴重,休息也無法緩解時,就應盡快尋求醫療協助。
「冰凍肩」跟「五十肩」都是「沾黏性關節囊炎」(adhesive capsulitis,又譯『黏連性關節囊炎』)的俗稱。


工作區域 4@0.75x.png工作區域 6@0.75x.png

「肩關節囊擴張術」為五十肩進階自費療程,建議已接受傳統復健三個月後,未有明顯改善肩友選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