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

五十肩跟憂鬱症都是身體的提醒,學阿滴面對疾病的五招心法

[lwptoc float=”rightwithoutflow”]

網紅阿滴(新聞連結)在網路上無私的大家分享他過去一年,因為「憂鬱症」而如同行屍走肉的經驗,無論是文字或是影音,看完都很令人感到心疼,因為憂鬱症是一個外觀看不出來,又很容易被別人誤解是「自己不努力」的疾病,跟五十肩的肩友遭遇,很像。

五十肩也容易被誤解-外觀看不出來、偏方很多

五十肩跟身心症一樣,都是藏在身體裡面的疾病,外觀看不出來、沒得過的人也很難體會;再加上致病原因不是非常明朗,因而產生很多「似是而非」的「關心」與「指點」:

  • 你自己要多運動啊!
  • 你就是做太少啦!
  • 自己拉單槓就會好了啦!
  • 不用去看醫生,休息兩週就自己好了!
  • 我也肩膀痛啊,那有你那麼誇張!

事實上,無論是身心症或是五十肩,都是身體的某個部份生病了,並無法靠「意志力」就能夠改善,而是必需接受一段時間的治療,並沒有其他人講得這麼簡單

五十肩拖太久,易焦慮、抑鬱、生活品質變差

五十肩真的不能拖,拖久了不只有手卡住叫孫子抓背這麼簡單,還會出現心理症狀。

有兩個研究各找了92位及120位五十肩友做肩部功能、疼痛度及漢密爾頓焦慮評定量表(HAM-A),試圖找出五十肩與身心症狀的相關性;在92人的研在發現有77%的肩友出現抑鬱,而肩部功能越差的人,抑鬱的症狀越明顯,另一個120人的研究,也有同樣的相關性結論。

同時,若是疼痛度越高,睡眠障礙的狀況也隨之升高;還有一個148人的研究(76名肩友及72名健康人)也發現肩友焦慮和睡眠障礙的發生率很高,建議應該在五十肩治療中加入身心科的評估。

生病是身體的提醒,學阿滴的五招面對心法

在面對疾病的心態,阿滴說得很好,各位肩友在對抗五十肩時,也很受用:

「 相信醫生說的話,按時吃藥」

面對需要長期抗戰的疾病,請務必找一位自己能夠信任的醫師,好好的跟他合作一起對抗疾病。有些肩友來輝馥門診時,常常會說自己這半年、一年來已經看過十幾個醫師,每個醫師都只看一次,兩三天沒有效就換下一位,反而因此錯過了治療黃金期。

請信任你的醫師,好好配合治療。

「改變對自己說話的方式」

慢性疼痛很容易讓人感到挫折,特別是才不過四十多歲,連扣內衣都要找老公或是女兒幫忙,對於中壯年的肩友來說,會覺得非常挫敗,甚至對自己失去自信,有時候門診也常聽見肩友對自己說「老了」、「沒用了」、「不敢出門」、「褲子都要叫人家幫忙穿」,等負面用詞。

請改變對自己說話的方式,常常幫自己加油打氣,讓自己能夠撐過治療期。

「活在當下,不想過去跟未來」

有些五十肩友不願意配合治療的原因,是一直緬懷自己二十歲的肩膀。即使評估時已經確定是五十肩,也因為無法接受自己肩部隨年齡弱化的事實,常想著自己「以前睡一覺就好了」,或是「等過一陣子就會好」,而不願積極處理「現在」的問題,直到五十肩深深影響生活才不得不接受治療,反而讓治療更加棘手。

若是能在當下就積極處理,把今天過好,就是最好的自己。

「有耐心,給予時間」

有耐心是對抗長期疾病的決勝關鍵。早期的擴張術至少需要半年的復健期才能處理完成, 雖然透過「肩關節囊擴張術」,已經縮短成一個月共五次的治療,但比起年輕時的扭拉傷來說,還是蠻漫長的一段旅程。古人說:「行百里,半九十」,一百里的路走了九十里,只等於走了全程的一半,完成最後十里的難度,跟前面九十里,一樣難。

面對長期疾病,請務必有耐心,給予時間。

「找到生活中新的目標與成就感」

許多肩友積極照顧自己的原因,是為了「幫女兒/媳婦坐月子」,知道小孫子在路上,原本不太在意自己身體健康的婆婆媽媽,為了要幫女兒/媳婦燉雞湯、煮月子餐,還要抱可愛的小金孫,原本子女怎麼拖都不來,變成積極的今天來、今天就要開始治療,金孫的魅力真的無人可擋。

如果您怎麼都提不起勁好好照顧自己,不妨學阿滴,幫自己找新的目標與成就感,鼓勵著自己樂觀前行。

健康值得用心呵護,請積極處理等待陽光

這波疫情,讓全球人類感覺離疾病與死亡很近,也重新思考了人生的重要排序,來我門診想積極治好五十肩的肩友也多了不少,大家都是擁有共同「呵護健康」的共同信念。

畢竟,人生就走這麼一遭,只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帶領我們的心靈盡情的探索這個好大、好精彩的世界。

參考資料

工作區域 4@0.75x.png工作區域 6@0.75x.png

「肩關節囊擴張術」為五十肩進階自費療程,建議已接受傳統復健三個月後,未有明顯改善肩友選擇。

在〈五十肩跟憂鬱症都是身體的提醒,學阿滴面對疾病的五招心法〉中有 1 則留言

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