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 健康

好熱!「熱衰竭」VS「熱中暑」,誰要送急診?

「好熱!快要『中暑』了!」

端午節還沒到,但太陽已經高高掛,看來夏天已經提早來報到,連日的30度高溫,肩友們出門時,要多注意防曬啊!今天來跟大家聊聊夏日常聽見的「中暑」,雖然常聽見,但它可是最嚴重的「熱傷害」。

只不過!一般日常遇到的曬完太陽後的不適感,並不是中暑,而是「熱衰竭」。

2020-06-19 上午8.09.36

「熱中暑」要送急診,一般常見的是「熱衰竭」

熱傷害總共有四種,分別是熱痙攣、熱昏厥、熱衰竭和熱中暑,整理如下表:

2020-06-19 上午9.19.23

平常曬完太陽或是剛在悶熱的環境中,會感到不舒服的,其實是聽起來很嚴重的「熱衰竭」,而不是「熱中暑」,最容易分辨的方式,就是「有沒有出汗」。

「熱衰竭」身體還能散熱,會大量出汗,但是到了「熱中暑」的程度,則是連汗都發不出來,這時必需盡快至急診處理,請立即向附近店家求救或是叫119,才不會造成更進一步的嚴重後果。

五十肩友迷思:以為太陽加熱可以融解沾黏

未妥善治療的五十肩友偶會有熱傷害的問題,常見的原因有二,一是誤以為「熱才會融解沾黏」;二是「睡眠不足造成因應環境能力下降」。

「熱」無法融解沾黏,必需去除沾黏

有些肩友相信「熱」可以讓沾黏分開,常會出現熱敷過度形成大理石紋(五十肩靠熱敷,沒有用),或是頂著大太陽去公園拉單槓的行為,以為這樣又熱又運動,可以讓五十肩更快自己好,反而讓身體吃了不少苦。

五十肩是該運動沒有錯,但不需要頂著大太陽,在家裡就可以做伸展了喔!這邊也提供肩友在家伸展的方式,夏日炎炎,在家吹冷氣就可以拉開輕微五十肩喔!

別再拉單槓了,坐在家裡就能拉開五十肩

睡眠足夠,身體功能自然好

另一個容易感到熱到難受的原因,就是肩友長期睡眠不足造成的連鎖反應。

睡眠不足的問題多多,先不提腦部代謝下降,容易堆積「乙型澱粉樣蛋白」(amyloid beta)造成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光是早上起來看見陽光都覺得特別刺眼頭昏,或是造成血壓偏高,都容易加強在高溫環境中的不適,身體狀況多,自然在因應環境變化時運轉不良,更容易因為熱而造成身體傷害。

夏日自保三招:通風、補水、躲太陽

若是有去過東南亞跟團旅遊,中午都會被導遊送回飯店,告知回去睡午覺下午再去逛景點,就是為了不讓遊客在高溫曝曬下造成身體的傷害。

在台灣生活久了,有時反而會忽略了太陽除了曬黑以外,還可能造成進一步的嚴重後果。肩友們平日活動時,請務必保持在通風的場所、適度的補充水份及電解質,盡可能的躲著太陽,在溫度合宜的場所活動。特別是近年來流行假日農夫,只能趁著週末時整理自己的開心農場,若是工作所需,也請務必防曬、定時休息,而有大量流汗時,務必每10-15分鐘補1杯(250cc)的運動飲料或是淡鹽水喔!

天氣好熱,左鄰右舍相互照應提醒,一起渡過這夏陽酷暑吧!

參考資料:
  •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9)。〈熱傷害的種類,有什麼症狀?〉。取自2020年6月19日 https://reurl.cc/9E9eRd
  •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9)。〈預防熱傷害,我該怎麼辦?〉。取自2020年6月19日https://reurl.cc/V6oA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