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活就要動」這句話對於五十肩肩友來說,更是具體的治療措施喔!因為五十肩的沾黏,用擴張術治療也只能好八成,要真正完全康復,需要個別化的運動處方,讓週邊的肌肉一起練回來,才能達到「不只不痛,還要能動」畢業標準。
而無論是對肩友或是一般人來說,每日規律的心肺運動,還可以增加心血管的新陳代謝,讓身體的自癒力增加,把發炎物質帶走,促進全方位的整體健康。
「運動聽起來真的是太棒了!」現在只剩下唯一一個問題「沒空!」
沒空專程運動,那就「解任務」吧!
人人都知道運動的好處,但不是人人都有空穿緊身衣在健身房裡跑步,每天被工作、家庭、小孩壓得只想躺著,誰像那個隔壁的貴婦一樣,有空做這些事?肚子要顧啊!
現代人總是多重角色扮演,又是老婆、又是媽媽、又是媳婦,怎麼排都排不到「自己」,大半青春都在考慮別人的快樂,自己總是擺在所有人的後面,光躺著的時間都不夠了,那有運動時間!
既然如此,我們就來「玩遊戲」吧!
顯示20分鐘能到的,都用走的
快來約辦公室同事或是家人,一起來解任務!
遊戲規則很簡單,打開GOOGLE地圖,只要是距離在20分鐘內能走到的,規定不可以搭車、騎車,一律要用「走」的。像是我下診後想去逛「通化街夜市」,google 地圖剛好顯示20分鐘會到,我也得摸摸鼻子「用走的」!
進階版還可以增加「絕對距離」的規則,就算是搭公車回家,在靠近家裡20分鐘路程,也要下車改用走的,也就是公車要早兩站下車;或是用距離為單位也可以,再加上每週增加難度,像是可以第一週是500公尺、第二週是700公尺,慢慢增加難度,也是相當有樂趣!
別偷偷心想,「又不會有人發現」,GOOGLE 地圖有個功能叫做「地圖時間軸」,打開定位,就會顯示自己移動的方式與距離,是走路還是坐車,一目瞭然,手機拿出來大家都知道了。
別想這麼多,先試一個月再說!
20分鐘花不了什麼精神,常常放空就超過這個時間了,更不用說缺乏運動,身體抵抗力下降,等門診的時間遠超過20分鐘。反過來想,平常多花20分鐘,更有機會省掉看醫生、疲累、生病以及脾氣不好的負面狀態,又能夠跟親友一起比賽與互動,一舉數得啊!
別想那麼多,反正先玩一個月,看看一個月後自己能夠在20分鐘內走多遠,先感受運動帶來的好處,再來想要不要繼續,玩個遊戲而已,有好無壞!
另外,提醒各位肩友,這遊戲是要「走路」不是要「重訓」,別解個任務回來,手上不知怎得多了許多大包小包,變成買好買滿啊!
「肩關節囊擴張術」為五十肩進階自費療程,建議已接受傳統復健三個月後,未有明顯改善肩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