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肩友看診時,右手肩膀是五十肩來做擴張術,左手手腕則看起來剛打上石膏。唉!一問之下,居然是因為這肩友的五十肩已經好一陣子了,遲遲不想來治療,也沒時間去復健,之前看網路想說在家裡自己拉一拉,但一拉就痛到眼淚掉下來,索性就擺著,努力想跟五十肩和平共處。
五十肩痛到軟手,翻車摔倒手腕撐地!
一直以來也算是相安無事,疼痛就忍一下、睡不著就中午補個眠、活動卡卡就找家人拿個東西,沒想到這天早上,一如往常騎車上班,騎經一個小坑洞時,右手五十肩被突如其來的顛簸,痛到手軟掉,催油門的力道立刻就鬆了,加上坑洞造成的歪斜,以及閃避右邊來車,身體一偏、整個往左邊倒下去,出於反射的撐了路面,手腕當場痛到班都不能上,直接去急診掛病號。
「真的是上天保佑!」我聽了整個冷汗直流,「沒有被後車追撞,真的是要去拜拜謝神明保佑了!」肩友聽了猛點頭,「所以才快來把五十肩治好啊,好運不會有第二次的!」
肩友舉起他的左手,包紮當下,痛到什麼都聽不見,只能一直點頭說「好!好!好!」以為自己的骨頭斷了,希望醫生不要再解釋了,快點止痛啊!沒想到是個連聽都沒聽過的部位受傷-「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TFCC)損傷。
也就是當跌倒時用手腕撐地,或是猛力扭轉,會使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產生撕裂,甚至造成遠端橈尺關節脫位的一種常見外傷疾病。
慢性磨損,誤以為是手腕扭傷
除了直接撞擊,有些肩友也常出現手腕疼痛的情況,都可能是「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損傷,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可說是手腕的緩衝墊,功能是做為穩定手腕關節以及傳導手部力量。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動作都會需要用到它,像是打羽毛球、網球這類的運動方式,都是讓手腕呈現旋前及過度伸張的姿勢。當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出現狀況,會連擰乾毛巾或是轉開瓶蓋都心有餘而力不足,甚至在轉動時會出現「喀喀」,覺得手腕鬆鬆的感覺。
簡易自我判斷,三角纖維軟骨有受損嗎?
一般在判斷手腕疼痛三角纖維軟骨的受損時,常見的主訴是「酸脹」、「無力感、「握力減低」、「手腕扭力變差」。如果在手腕轉動時,外側(靠小指那側)感到劇烈疼痛、發出喀啦喀啦的聲響,或是覺得手部握力降低、手腕關節活動度受到限制時,就有可能是三角纖維軟骨受到損傷的症狀。
在臨床診斷上,透過理學檢查或是X光、核磁共振(MRI)、腕關節鏡等方式,都可以判斷三角纖維軟骨是否有撕裂或破裂。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三角纖維軟骨損傷是造成手腕痠痛的原因之一,但有時會被當作是扭傷而忽略了適當的治療,久了之後可能導致手腕關節炎等病變,若有這方面的困擾,及早治療絕對是不二法門。
在急性期(剛發生,非常疼痛時),就跟這位肩友一樣,會先固定腕部避免手腕旋轉活動,使用止痛藥物讓疼痛感降低,之後再以物理治療的方式,促進軔帶軟組織修捕,若是保守治療無效,那就得考慮內視鏡手術了。
預防受傷,增加手腕肌力與關節活動度
在日常生活中,透過幾項簡單的手部運動,都能預防三角纖維軟骨的受傷:
- 手掌握拳/握球:雙掌握拳或是抓握網球,每次約10秒鐘,可以訓練手腕等長肌力。
- 轉動手腕關節:透過手腕的轉動與伸展,可以增加關節活動度。
原則上,減少撞擊、減少磨損以及保持手腕的靈活彈性,就可以保護我們的手腕喔!
參考資料:漫談「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損傷 – 台北市醫師公會
「肩關節囊擴張術」為五十肩進階自費療程,建議已接受傳統復健三個月後,未有明顯改善肩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