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本有趣的書,是時報出版社所出的《歷史課本不能說的秘密》,喜歡醫療考古學的朋友,一定對於譚健鍬這位中國的醫師作家並不陌生,用醫師的角度,找出王公貴族隱藏在史籍下,難以啟齒的隱疾,用現代醫學觀點,再予解釋與說明。
讀完這本書,真的會覺得活在當代進步醫學之下的平民百姓,比國王還要幸福。
詳細書本介紹
小腿壞死,群醫無策
來說說大名鼎鼎,在位長達七十二年的「太陽王」路易十四吧!
路易十四在位的時間比中國康熙(61年)還要久,在當時平均餘命不到四十歲的的時代,傳染病如天花、麻疹肆虐,常常是白髮人送黑髮人,當然,也沒有當代的「三高」,據本書所述,路易十四,最終就是因為小腿壞死,造成敗血症而離世。
據說,是1715年,已經77歲高齡的路易十四外出打獵,回來時就感覺右小腿隱隱作痛,發現右小腿有一塊皮膚潰爛,中心發紅變硬,慢慢的,小腿自膝蓋以下,水腫、發紅,接著變紫、變黑,急病投醫之下,竟允許了一位民間的醫師用動物的屍體做為敷料,讓小腿徹底壞死(gangrene)。

糖尿病是最大嫌疑
作者推敲,造成小腿壞死的主兇,就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的疾病,指的身體處理糖類的功能變差,讓血液中的血糖過高,而長期泡在糖水裡,會造成血管病病、自我修補能力下降。據統計,第一型(先天)糖尿病患者,近八成的機會,會有五十肩的問題,我的門診也確實有許多糖尿病的肩友來尋求治療。
路易十四的生活型態,以現代醫療的觀點,正是第二型(後天)好發族群:
1.年紀大
因為老化造成胰島素的敏感度下降,或是胰島細胞本身的功能衰退,都是糖尿病的獨立因子,路易十四已經超過70,在中國的說法也是「古來稀」。
2.暴飲暴食
據說,解剖路易十四時,發現它的胃的確大於常人,而他每天的食量,更是多得令人咋舌:
「固定會先上四種湯品,吃完以後,第二道菜上桌,不外乎腹內填有香料及餡料的雉雞、松雞、家雞或是烤鴨。吃完之後,接著上第三道菜,有羊肉、火腿、水煮蛋等。之後再上一道主食菜盤,包括主菜、麵點,飯後還有水果及果醬。」
而上面的內容只是午餐,宵夜更是驚人與精緻,開胃菜、湯、主菜、甜品都是四道,最後還會吃點蜜餞、水果與雞蛋。
3.衛生習慣不好
眾所周知,香水是用來掩蓋體味而發明的,聽說路易十四一生只洗過四次澡,而糖尿病患者因為傷口癒合速度慢,表皮的清潔更是重要,若是當有初步傷口時,能夠以當代無菌換藥的方式進行傷口護理,也許也不會引起細菌性敗血症而亡。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人類創造了歷史,但躲不過自然界的運作,疾病與生命一樣古老,人類的文明史,與疾病共存共生。
看著歷史上著名的偉大人物,面對疾病的無助,以當代的眼光看來,一個抗生素或是無菌技術就能夠處理小傷口,竟演變成奪去生命的無能為力。
當代醫療進步,平均餘命已經是當時的兩倍有餘,進步的醫療、完善的制度,讓人類活得不只久,還很好!像是小小的五十肩,從父執輩只能等到不痛,卡住也沒辦法,現在則可以透過門診就治療完成,比起帝王將相,我們活得更健康、更有福氣。
《歷史課本不能說的秘密》一書中,還有另外19名歷史上「喊水會結凍」的偉大人物的醫療故事,有興趣的肩友可以點這邊購買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