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教

膝蓋喀喀聲、軟軟的,前面痛痛的?可能是「髕股關節疼痛症候群」

四十歲以後,除了好發五十肩外,還有膝蓋的問題也很常見,在門診,治好了五十肩,要順便處理膝蓋的肩友還真不少!

今天不談五十肩,來談談「髕股關節疼痛症候群」吧!

「髕股關節疼痛症候群」症狀

1.膝蓋彎曲-伸直(上下樓梯、久坐起立)時,膝前方鈍痛、無力感。
2.膝蓋在彎曲或伸直時,出現喀喀聲。
3.覺得膝蓋腫腫、硬硬、壓了痛痛的。

「髕股關節疼痛症候群」好發在女性,除了先天女性骨盆較寬,膝關節天生所承受的壓力就較男性大以外,推論還跟下肢肌肉(股四頭肌、臀部肌肉等)較弱,再加上女性因美觀的原因,穿高跟鞋,以及在坐姿上較常有蹲跪動作,比起男性,女性更容易有這個症頭。

治療方法是訓練肌力

身體雖然被西醫切成好多部位,但全身的肌肉可是環環相扣的,當持續不改善下肢肌肉力量,會使得髕骨過勞,久了會導致軟骨耗損病變,逐漸崩解、退化,就成為髕骨軟骨軟化症(Chondromalacia)。

Richard B. Souz博士在2009,對有髕股關節疼痛研究上,找了21位髕股關節疼痛症候群的女性做為實驗組,以及20位無痛的對照組,想看看髖關節對於膝關節疼痛的幫助。

結果發現,實驗組的肌肉強度比對照組低(髖外展肌強度減少14%,髖伸肌強度減少17%),而髖內旋轉峰值高(平均值±SD,7.6°±7.0°對比1.2°±3.8°; P <.05)。

簡單講,當臀部肌力不足時,會出現膝關節向內偏移,造成髕股關節疼痛症候群

可別小看這「膝蓋向內偏移」,這就跟纜車的構造類似,當纜繩拉力不足或是不均勻,纜車就無法正確的在軌道上移動,自然容易出軌或翻覆,造成髂脛束過度拉扯,本身就會導致髂脛束症候群,更不用說影響十字韌帶受傷與斷裂,一連串的膝部問題,就只是因為肌力不足而已。

在家練肌肉超簡單,每天四分鐘

別擔心!肌力不足最好解決了,下肢運動,以深蹲最為簡單、便利!

武林高手都是先從蹲馬步開始,表示這蹲馬步的功效卓越!我們不當武林高手,但是可以跟著武林高手的招式,讓自己身體輕鬆自在些。

深蹲再簡單不過了!每次只要兩分鐘,早晚各2分鐘,也不過才四分鐘,剛開始很酸沒關係,分期付款也可以喔!

e5b7a5e4bd9ce58d80e59f9f-22-01.png

Souza, R. B., & Powers, C. M. (2009). Differences in hip kinematics, muscle strength, and muscle activation between subjects with and without patellofemoral pain. journal of orthopaedic & sports physical therapy39(1), 12-19.

工作區域 4@0.75x.png工作區域 6@0.75x.png

「肩關節囊擴張術」為五十肩進階自費療程,建議已接受傳統復健三個月後,未有明顯改善肩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