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 五十肩

買了「五十肩」,還送「肌腱鈣化」?

來「肩關節整體評估門診」的病人,多半是「頑固型五十肩」痛了大半年,但仍需要我提供第二意見。
「許醫師,我到底五十肩還是鈣化?」
肩友常會納悶自己的肩痛是五十肩造成,還是鈣化,因為前一位醫生說,有一點五十肩,也有看到一點鈣化,但都不嚴重,於是他就先去做復健,但每次復健卻都痛的要命。
「不是說五十肩拉開就好嗎?怎麼越做越痛?」肩友被這些醫學名詞搞得團團轉,不知道到底該怎樣,才能不要一動就痛、一睡就醒!

你的肌腱鈣化可能已經存在很久了

鈣化就是鈣結晶堆積在細胞間質中,形成一個堅硬的小石塊,全身肌腱都有機會,但有70%發生在肩關節。症狀的原理也很容易理解,就是這顆小石頭在活動時磨到了其他軟組織,造成發炎、疼痛而影響了活動角度,鈣化最喜歡的肌腱是旋轉肌群(rotator cuff)中的棘上肌(supraspinatus),猜這條的話 60-90%都會猜中。

*「骨刺」是發炎後的骨質增生,骨頭邊邊的尖尖的贅生物,跟「肌腱鈣化」不太一樣喔!)

雖然鈣化痛起來真的像是拿刀在割,但並非每個鈣化都會引起疼痛,更多是沒有根本症狀。

早在1941年,Bosworth就檢查過6016位一般辦公人員的雙側肩膀,其中只有2.7%出現鈣化沉積,但只有34-45%會變成有症狀的,也就是說,有鈣化的捧油當中,超過一半的人,是沒有症狀的。

 

肩部疾患常合併發生,「五十肩」跟「鈣化肌腱炎」併存

人體疾病對應一直不是單純的一個蘿蔔一個坑,有時候一個蘿蔔會橫跨很多個坑,有時一個坑裡會長出很多蘿蔔。
臨床上常見鈣化的肌腱沒有症狀,但是當肩部疼痛時,X光上便會看到躲在旁邊的肌腱鈣化,卻不一定與該次就診原因有關,它只是存在那邊,而且可能存在很久了,不見得需要處理。
鈣化性肌腱炎可以跟身體和平共處,之前提過的「纖維母細胞」功不可沒。
記得他嗎?就是人體受損後的修補匠,會把所有破損的東西都黏起來的勤檢持家長工,有時上太多膠,會不小心把關節囊整個黏在一起,變成五十肩的那位。
當他發現肌腱長出奇怪的小石頭,他也是用同一招把小石頭包起來,這樣邊邊角角利利的部份就不會刮到肌腱,便不會讓軟組織受傷,便可以好好存在身體裡面,相安無事。

「五十肩」不治療,可能會讓「鈣化肌腱炎」發作

不過,當肩友有五十肩後,可能會「喚醒」鈣化性肌腱炎。
五十肩會黏住關節囊,而關節囊被黏住後,首先會出現角度受限的問題,活動上會卡卡的,身體為了代償,便會加強力度活動,這時原本被纖維化的鈣化點,會因為活動角度及力度增加,而把外面包住的纖維拉扯掉,進而讓周邊軟組織一起發炎。
另一個情況是,原本正常活動情況下,並不會被鈣化劃到,但是因為五十肩,角度會因而代償、調整,跟過去活動方式不同,跟「紙」某些角度也是會劃破皮的情況類似。

遇到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問題

「那該怎麼辦?」
肩友別擔心,遇到一個問題,就解決一個問題,便不會引發其它問題。因此,「肩關節囊擴張術」是以療程的形式存在,意指不是解決一點的問題,而是全面性的解決肩部的整體狀況,效果自然較為滿意。
無論如何,肩部有不適,盡早就醫!早期診斷,把握治療黃金期,永遠是醫療的不二法門。

參考資料
Bosworth, B. M. (1941). Calcium deposits in the shoulder and subacromial bursitis: a survey of 12,122 shoulder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116(22), 2477-2482.

工作區域 4@0.75x.png工作區域 6@0.75x.png

「肩關節囊擴張術」為五十肩進階自費療程,建議已接受傳統復健三個月後,未有明顯改善肩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