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五十肩療程,把時間留給重要的人
接受「肩關節囊擴張術」療程的五十肩肩友常反映,除了過程輕鬆以及和緩,還有一個省了很多事的特點是「不用再到醫院復健」。
五十肩好發在四十至六十歲的中壯年,這個族群的人通常都是事業有成,肩上挑著「高堂已老」以及「兒女還小」的重擔,生病最困擾的「沒時間看病」。
而頑固型五十肩因為多半是拖了半年甚至一年以上,除了一開始「沾黏」造成的疼痛及角度受限以外,又接著因為疼痛及角度受限,造成肌肉萎縮,或是因為治療造成的出血,也需要持續復健防止再度沾黏,所以過往接受了五十肩的傳統治療後,多半還是需要肩友返院復健,用意再讓肌力揮復以及防止再度沾黏。
不過理論上是這樣期待,但是現實生活中,肩友不可能這麼頻繁的到院等待、復健,因為有很多除了照顧好自己以外,還要承擔的角色責任。
「肩關節囊擴張術」療程則大幅替肩友節省了「時間」的問題,主要的做法有三:
一、注入擴張液持續撐開關節囊
「肩關節囊擴張術」因為有超音波的加持,我們可以輕鬆的用細針就將擴張液注入沾黏的部份,過程較為溫和,又可以命中目標。
大量的擴張液會留在關節囊,就不會再黏在一起,既可保持關節囊裡的空間,增加活動角度,又取代了過往需要一直活動的才能防沾黏的的過程,等於是從療程一開始,無論肩友是在吃飯、睡覺或是唱卡拉OK,都是24小時日以繼夜的治療五十肩中。
二、系統化的家用伸展道具搭配
關節囊的沾黏,擴張液會持續工作,但是周邊的肌肉與肌腱,則需要肩友緩慢的伸展,以增加彈性及肌肉力量。
許多肩友說:「我打完針就不痛了、手比之前高了,可不可以不要做運動?」
我對五十肩「治好」的標準,是能夠回到「正常的活動狀態」,所謂正常,指的是跟肩友未得五十肩的另一隻手的高度、肌力是相同的,不是勉強可以、不是比之前好,更不是不痛就好,這樣的標準太低了,我希望每位從我這邊畢業的五十肩肩友,都有與病前無異的健康手臂。
當然,考量肩友很難抽出時間,因此,我們醫療團隊設計了一套在家即可的伸展方式及搭配對應的道具,專業的部份我們都準備好了,不用出門、不會疼痛,也不用換衣服等叫號,在家裡就可以完成了。
所以,在對抗五十肩上,我負責很深的沾黏部份,也請肩友負責外面伸展的部份,我們一起好好的把五十肩一次治好,國人平均餘命是82歲,肩友至少還需要用這肩膀四十年,不用留「紀念品」在往後的日子裡了,那多難受。
三、一對一的伸展活動教學
有些肩友在網路上看了復健運動,但是總抓不到竅門,拉不開關節囊,反倒是肌肉一直拉傷,不然就是做的時候痛到眼淚直流、血壓都升高了。
原因可能是施力錯誤,也可能根本是這個運動方式並不適合您,所以才越做越痛,一氣之下就不做了!結果從輕微五十肩拖成頑固型,治療上更困難。
而「肩關節囊擴張術」療程的肩友,因為肩關節囊裡已經有擴張液在撐著,隨著每周療程的進展,關節囊的空間或越來越多,每週都有屬於自己的活動里程,因為醫療是非常個人化的,能夠伸展的角度、疼痛忍受度都不相同,而經過我們實際診視與治療後,我們會一對一衛教的個人化活動教學,搭配合適的道具,肩友在家做就很簡單可以達到效果。
因為知道五十肩肩友的時間比起其它年齡層更為寶貴,在設計「肩關節囊擴張術」療程時,也是繳盡腦汁在減少「看病」的時間,所幸成效不錯,原本五十肩至少要痛半年至三年的過程,在一個月內就可以畢業,也省去肩友在這過程中需要往返醫院復健的時間與金錢,生命多美好,真的不需要浪費在醫院或是病痛裡。
「肩關節囊擴張術」走到現在也已經快五年了,看到病人的身體痊癒的笑臉,然後炫耀式的把手舉高,那種身為醫師的滿足感,把整個心裡都鼓的滿滿暖暖的。
———【常見問與答】———
*「肩關節囊擴張術」為自費療程。
*需要「肩關節囊擴張術」專人諮詢,可填表單